援人協會危機支援組一年來救143欲輕生者 七成是女性

示意圖。(圖:TODAY/Nuria Ling)
新加坡援人協會去年4月成立危機支援小組,全天無休處理緊急個案,撥電給企圖輕生的人施予援助,及時介入以防止他們自殺。援人協會副主任表示,該小組每個月平均會打出100通電話,至今已順利防止143人輕生。
數據顯示,去年4月到今年3月間,獲救的143人中有30%是男性,70%是女性。另外,獲救者有45人年齡介於10歲到19歲,53人介於20歲至29歲。
給欲輕生者撥電話施予援手
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新加坡援人協會的危機支援小組由20名人員組成,該小組不同於援人協會推出的熱線1767,讓需要援助的公眾撥打進來,而是直接打給緊急個案,包括有即將自殺傾向的人,這些人有自殺的意圖和方法。
也是危機支援小組的其中一名主管的援人協會副主任John Lam受訪時說,該小組24小時待命,而許多危急電話都是在大半夜時撥出的。

也是危機支援小組的其中一名主管的援人協會副主任John Lam。(圖:CNA)
他也提到,處理過那麼多個案,其中一段兩小時的通話最令他難忘。
「當時她處於非常高的風險,那個時候她很想要自殺。她告訴我時間和方式,我和她聊了很長時間,然後她決定掛斷電話,而我不得不想我可能是最後一個和她說話的人。你必須學會管理這些情緒,並且繼續工作。」
危機支援小組組成初期只有五人,隨著團隊人數的增加,他們開始接受培訓,以便處理更嚴重的個案,也就是給即將企圖自殺的人撥打電話。
在這之前,每一名組員都必須接聽求助熱線和關懷簡訊(CareText)一段時間來累積經驗,同時也必須接受美國自殺學協會和國際重大事件壓力基金會有關危機干預的培訓。
由於每通電話是匿名的,志願者會詢問來電者是否有人可以給他們回電話,尤其是如果他們有很高的自殺風險。對方一旦同意,危機職員小組就會打電話給他們,並引導他們放棄自殺的念頭。

示意圖。(圖:Rauf Khan)
收到感謝信是最好的鼓勵
John Lam是一名會計師,他原本白天經營自己的生意,但毅然減薪全職加入援人協會,管理危機支援小組。
「我到了人生的一個階段,不想太專注於做生意,而是想要回饋社區,去探索一個領域,了解人們是遭受多麼大的痛苦以至於他們會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John Lam說,有時小組成員還會收到來自他們救過的人的感謝信。
當被問及拯救了一條寶貴生命是什麼感覺時,他表示:「當你知道自己挽救了一個生命時,這個經歷會鼓勵你,危機支援小組也是人…… 當你真的幫助了另一個人的時候後,這可能是你能得到的最好的感覺之一。你會打從心裡笑出來,這是由衷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