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
賀
新
春
都說年味兒越來越淡,但是,文化的傳承,許多人一直在努力。 新加坡是一個中西交匯的地方,這裡的國際學校尤其多元文化薈萃。

每年,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新加坡分校(HWA)都會把春節做足了味兒。
豬年即將來臨,HWA舉辦了以農曆春節主題的「海陸空」全方位的校園開放日!教室、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整個學校都掛著大紅燈籠,貼上了春聯和「福」字,充滿了春節氣息。

這樣一場年味十足的活動,是由學校的華文組老師全權策劃組織,為了不耽誤一線教學,老師們都主動加班加點,提前三個月就開始準備了。
家長們也都積極配合,這不,操場裡早早聚集了來參加春節活動的爸爸媽媽們,學校里的「老外」家長,反而更興奮。
工作人員為大家準備好了「大吉大利」伴手禮:

看,孩子們居然在跳竹竿,家長都不敢跳,怕夾著腳,孩子們卻玩得不亦樂乎,看來是平時沒少練哦。

「跳竹竿」是中國黎族等少數民族慶祝春節時的活動,節奏歡快。這樣一項傳統且小眾的活動,沒想到能在新加坡體驗到。

籃球場上,看這些金髮碧眼的小朋友在玩什麼?抖空竹,這種傳統遊戲,在中國很多人都不會玩了。

左邊這個紅衣服的小朋友,空竹不是用腳玩的哈
這兩個小帥哥穿著唐裝,可見家長和孩子們也是很認真地在過華人春節了。

瓜子、花生嗑起來,糖果、糕點別客氣,這是中國年的標配啊。
穿著旗袍的白人小妹妹端過了一杯中國茶,轉過頭給媽媽拜個年,學得有模有樣。服務的志願者則是高年級的大哥哥。

籃球場另一邊,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排隊體驗華人傳統的大鼓,看這個紅衣服的爸爸,大腿手臂齊上,抱著躍躍欲試的寶貝:

這八個大鼓是妥妥的「中國進口」,老師們為了置辦它們沒少花心思,ezbuy上光跨國運費就六七百新幣,只能特地辦了它的會員。
其實,除了大鼓,各種物料都需要從中國運過來。運送方法也是五花八門,除了各種跨國集運,最有意思的是人肉運輸。
HWA是北京市匯佳私立學校的新加坡分校。新加坡校長每次北京新加坡來回時,都被老師拜託背回各種物料:燈籠、宣紙、毛筆等物料。
男孩子們在室外玩鬧,女孩子就在教室里做紅包封手工。春節嘛,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就是收紅包了。

這個小朋友剛完成了一個存錢罐,迫不及待地展示她的大作~

還有這個穿著唐裝的小帥哥,正在練毛筆字,寫的是個「福」字呢~

平常只使用鉛筆原子筆等硬筆的同學,對於毛筆,光是拿筆姿勢,就是一道檻,老師就手把手地指導。

每間教室活動主題各不相同,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校園的另一邊是禮堂,很認真地舉辦起了「春節聯歡晚會」。
四位主持人從低到高,都是HWA的學生,他們同時也準備了才藝表演。「晚會」的主角是低年級的孩子們,但是7-12年級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充當志願者和組長的角色,培養他們的領導意識和服務意識。

六年級的同學們,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舞獅表演~
小朋友們戴上了舞獅藝人的專業道具——「小型」獅子頭,特別有范兒。這樣一種民間藝術,能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里保留且發揚光大,著實讓人感到欣慰。

五年級的小朋友帶來了舞龍表演!這個版本的舞龍也太萌了吧~值得一提的是,舞龍道具是小朋友團隊合作、親手製作的成果,自己動手,才能更有責任感,這也符合HWA一直提倡的社區精神和服務意識。
隨後舞龍繞場一周,家長們也看得津津有味,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伴隨著《龍的傳人》的背景音樂,過節的氛圍嗨起來。

這位表演舞刀的混血小朋友,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華人,在大學任教,選擇HWA,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中學校對中華文化的地道傳承。
接下來是武術表演。李小龍作為功夫明星,是多少男孩子心目中偶像,不分種族,跨越國界。

一二年級的學生扮演了十二生肖,小豬豬、小龍龍們給大家帶來了新年問候。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就會給孩子們講解十二生肖的故事,今年是什麼年,HWA的學生門清兒~

又見大鼓!辛苦飄洋過海的大鼓,這次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四年級的小朋友,有些在擊鼓時可能還稍嫌身量不足,但是認真的勁兒,足以贏得滿堂喝彩。

在新加坡張羅一場原汁原味的華人新年活動,人手和物料資源都比在中國本土難得多。尤其是國際學校,情況更加特殊。
由英語老師們負責的聖誕節活動在12月結束後,放元旦。假期歸來,才開始張羅春節活動。操持春節活動華文組老師滿打滿算只有一周半左右時間演練,要先教會小朋友,再排練,安排晚會和活動的流程。
書法繪畫舞龍舞獅,這些五花八門的藝術,居然全都是HWA的華文老師自己教授或排練的。
據了解,HWA的華文老師,很多是來自中國的師範教育專業,基本上都是碩士或博士。所以,老師們都抱著「小朋友們需要學什麼,就得會什麼」的態度教學,民族舞、大鼓、水墨畫,樣樣都會也不足為奇了。
插播一則小花絮,穿上了傳統賀歲服飾的小朋友們,成了小明星啦,家長們都紛紛上前,爭著和小朋友合影。

每年一二月,新加坡的學校都會舉辦校園開放日,但是像HWA這樣,舉辦春節主題的開放日活動的,在新加坡可不多。
除了春節,華文老師會在傳統節日前,為孩子們講授每個節日的典故和習俗。所以校園裡到處裝飾了學生自己寫的春聯,畫的水墨畫。
北京總校對此也非常支持,就像HWA的校長說:我們有強烈的文化自信,可以說我們是新加坡唯一一個傳授雙語和雙文化的國際學校。文化需要薰陶,需要體驗式教育,某種程度上說,學文化,比學知識更重要!
我們看到HWA春節活動的台前幕後,也只是教育界付出的努力之冰山一角。讓中華文化在海外綻放魅力,讓孩子和家長從內心親近中華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值得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