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福布斯發布第三屆年度福布斯亞洲版「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榜單,榜上21人來自新加坡。

本次榜單涵蓋了10個不同領域的30位30歲以下技術者、創新者和企業家。這些精英打破傳統思維,為新一代創立新的規則。
榜單評選的十個領域分別是:
藝術(藝術和生活方式、食品和飲料)、娛樂與體育、金融與創投、廣告營銷與傳媒、零售與電商、企業科技、工業製造與能源、醫療保健與科學、社會企業以及消費科技。
入選榜單的300位精英都是富有遠見和具有顛覆思維的年輕人,凸顯出「顛覆與創新」的主題。

來自新加坡的上榜青年包括餐館訂座應用Chope的營運長Dinesh Balasingam、電競椅專賣商洪正偉、以及讓用戶透過上網購物賺取回扣額的Shopback應用聯合創辦人周稼裕和賴珊汝。
在整個亞洲地區,今年印度入選人數最多,為65人;其次是中國為59人;排在第三的是澳大利亞,為35人。主辦方一共收到2000多份參選資料,最終只有300份獲選。

福布斯亞洲版「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編輯Rana Wehbe表示,福布斯2018年亞洲版「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入選者都是各個行業的顛覆創新者,他們勇於顛覆傳統做法,對任何答案都不會直接否定。有為舊球鞋找到翻新方案以解決數十億人口鞋子短缺問題的創新者,也有在衛星採用Airbnb方式的創新者。在入選者中,具有創新想法的比比皆是。
新加坡的「怕輸精神」與精英課程
「
社會對精英的定義必須擴大。目前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僱主所重視的品質之間似乎存在「脫節」現象,僱主招聘的時候,不能再只是注重學術成績。——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

新加坡一直以來具有很強的怕輸精神——學習,拚命學;比拼,處處比。雖然看似競爭激烈,但這也為每個孩子從小樹立了「努力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新加坡有很多學校設有「領導力課程」,從中學起設有精英課程。例如:
綜合課程(IP)
新加坡中學的綜合課程(IP)重點針對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六年的中學與初級學院直通車計劃。學校將為該計劃下的學生提供廣泛、多元的學習經歷。新加坡中學的直通車綜合課程旨在發掘學生在學術課程以外的潛能。
修讀綜合課程(IP)的學生最終需要參加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或其他專業文憑的考試。開辦直通車綜合課程的學校一般只招收中一年級的學生,特殊情況下,也會招收適合修讀這項課程的中三學生。
高才教育課程
新加坡小學至中學階段都設有高才教育計劃,為那些表現優異的學生提供深廣課程。
中學階段,如果孩子仍舊在天資方面發展得比同齡的學生快,他可以在開辦綜合課程的學校修讀高才教育課程(SBGE)。

除了學習之外,學校還鼓勵學生髮揮領導作用,包括開展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溝通和組織能力等軟技能。
學生可以擔任各種領導職務,積極參加壘球和吉他俱樂部。但對學生來說,這不僅僅是探索其他興趣和培養軟技能。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讓學生的簡歷能獲得頂級獎學金和海外大學的青睞。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認為,現時今日,精英的定義不應限制在狹隘的學術精英,而是必須更全面的了解學生能發揮的長處,以及探討用新的方法來評估學生的強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