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收到了一位
非常有愛心的網友來稿
講述了她在新加坡獻血的經歷

文章里包含很多
你不熟悉但會很好奇的事
快來一起看看
在新加坡獻血是怎樣一種體驗?
《獅城獻血小記》
線上預約與健康告知問卷
在新加坡獻血可以線上預約(當然不預約 walk-in 也是可以的)。現在有 4 個固定獻血站,分別是歐南園 HSA 總部,多美歌、兀蘭和裕廊東,選擇你想去的獻血站和時間,並填寫一份健康情況問卷。

健康告知問卷的目的是讓排除有嫌疑感染愛滋病、肝炎、梅毒或瘧疾的獻血意向者。比如問卷會問你是否有打過肝炎疫苗,過去12個月內是否去外國旅行過;如果有些問題的答案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細節,在實際獻血前的檢查階段會需要與問診的醫生進行告知。
驗血時的小驚喜
建議獻血者比預約時間提前十五分鐘到達獻血站完成註冊。我今天就遲到了,註冊的時候等了一會,因為前台在我之前接待了幾位 walk-in 的獻血者。
持有效身份證完成註冊後,需要完成血紅蛋白、血壓檢查和完成醫療告知才可以真正抽血。

Bloodbank 驗血和等候的空間(圖HSA)
不過因為距離我上次獻血已經 2 年了,我已經完全不記得要測啥,反正醫生讓我幹嘛我就幹嘛就對了。第一個檢測,在手指上扎一下取一點血測驗血液成分,當場就可以測出結果。結果一出來,把給我驗血的醫生給驚了一下,然後用誇張的表情和我說:女性的正常指標是 11 ~ 15,你的指標有 14.7,你真的很棒棒喔。
我:(雖然不知道檢測的是啥)哇真的好棒耶
因為非常好奇我到底什麼指標這麼 optimal,在做完下一輪醫療告知的時候又問了一遍負責的醫生剛剛檢測的到底是啥。醫生給我說了一個我沒聽過的詞,又解釋了一下這個是血液中運輸氧氣的介質。喔~原來是血紅蛋白哇!(給好奇的寶寶:這個詞叫 Hemoglobin)

我努力回憶初中生物學過的知識,記起來血紅蛋白是一種蛋白(廢話),但是鐵元素也是它的重要組成元素,所以缺鐵會導致血紅蛋白含量變低;血紅蛋白的含量也是人是否貧血的重要指標。所以為了輸血者和受血者共同的利益著想,血紅蛋白低的人不可以獻血。
(接下來是一大段疑為自戀的陳述,不感興趣者也請不要跳過)其實血紅蛋白含量如此傲人我個人認為都是我有用心愛護身體的結果。去年有段時間我用心記錄和分析自己的飲食結構,發現因為平時比較少有機會吃到(好吃的)深綠色葉菜以及非常牴觸吃任何形式的內臟,我日常飲食中自然攝入鐵元素的量是大大不足的。我充分意識到自己再怎麼健壯也是個妹子(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嘛),所以為了補鐵我還特意淘寶藥房給自己補了一段時間的鐵。愛惜身體嘛,匹夫有責。這不今天一測血紅細胞,把驗血醫生都驚到了叭哈哈哈。

做醫療告知的醫生見我對血紅蛋白這麼感興趣,問我還記不記得上次獻血時候的血紅蛋白含量。我當然不記得了,長這麼大我除了 BMI 還從來沒注意過其他什麼體檢指標過(老臉一紅)。醫生就幫我在系統裡面查了一下。
喔,原來我上次獻血,血紅蛋白就已經超過 13 了。
Ummm,所以,補鐵這件事情,其實,完全,可以不用顧慮了嘛(我覺得在我瘦到 100 斤之前都可以不用顧慮了)(在可見的未來里都不用顧慮了嘛)。
抽血:反正我覺得不可怕
廢話這麼多,還沒寫到抽血。在我快樂地完成了兩輪檢驗後,再稍等片刻,就有護士喊我過去了。其實抽血也沒啥好說的,就比起體檢來,抽血時間長一點(5 分鐘)。好處是可以舒服地躺在躺椅上(護士還會給穿短褲的我蓋上小毯子)。反正我作為一個天生內循環健康靜脈痕跡清晰的選手,從來沒給打針驗血的護士們添過麻煩。

這次也一如既往,一切都進行很順利。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和輸液不同,抽血的時候護士會給你一個橡膠小球(血滴的形狀),需要你在輸液的手上每 5~10 秒握一次,應該為了加快血液輸送的吧。

Bloodbank Westagate 抽血的空間,可以看到外面的城市天際線(圖 HSA)
獻血站里還有 5、6 位和我一起獻血的捧油。其中有一個小姐姐在抽血的時候一副我好怕怕的表情,緊閉雙眼咬緊牙關渾身僵硬。我覺得她可以給自己找 100 個理由不要來,但是她還是來了,蠻令人佩服的。比起她來,其他的大哥大姐就淡定得多了(也沒人像我一樣問東問西),應該都是 return 甚至 regular donor。另外,在我在的那個時段,女性獻血者的數量明顯比男性多不少。雖然樣本量很小,但我可為女生們驕傲了。
茶點時間:偶遇獻血達人
抽血結束,獻血者需要繼續在躺椅上躺 5 分鐘繼續觀察。護士會把針孔處綁上繃帶。過了 5 分鐘再下床,護士大姐又讓我去休息站休息一下吃茶點。我到了休息站,接了滿滿一杯水(獻血後要喝很多、很多、很多水喔),拿了一包葡萄乾坐下,和旁邊休息的志願者大叔聊了起來。這大叔在我剛進獻血站的時候引導我完成註冊。

抽完血直走就是吃茶點的地方,這個獻血站內部空間的動線設計很不錯(圖片HSA)
聊起來才知道大叔以前是個獻血達人,從年輕到退休為止竟然累計獻血 130 多次(他還故作神秘地用手指在桌子上把數字用畫的告訴我,我也很配合地回贈他一個大大的驚訝臉?),因為年紀大了因為高血壓開始吃藥才不再繼續獻血,而是轉做志願者。
我邊嗑葡萄乾邊聽大叔嘮了一些關於獻血的冷知識(比如什麼血型可以接受什麼血型,新加坡獻血者會不會有醫療政策上的優惠,血液捐獻後要經過什麼樣的流程才可以用於臨床)和八卦(比如之前 HSA 網站被黑客黑掉後了關了好久維護什麼的),聽得津津有味。

後來大叔和我說,他這麼多年一直堅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是萬能輸血血型 O 型血,加上新加坡血庫的庫存還是比較低的,所以他感到責任重大。大叔也建議我和身邊的親人朋友多多呼籲,按規定的時間間隔獻血本身對身體不會造成負面影響,但是卻可以在關鍵時刻幫到受難的家庭。
後續注意事項
從註冊到離開,總計用時 1 個小時(這裡面我估計花了至少 20 分鐘在聊天)。我去的裕廊東的血庫在 Westgate Tower 商務樓中,環境明亮裝潢高大上,可以看到外面藍藍的天空和美麗的城市天際線。這裡的工作人員和藹可親,這裡的氛圍輕鬆愉快,頭頂的音響播放著流行音樂(對不是輕音樂是流行樂),環境中沒有讓人緊張的醫院氣味。

我獻血過程中和之後也沒有任何頭暈或不適,感謝老媽給我的這幅身體。不過獻血後身體畢竟會失去 8%左右的血液,所以後續的補水、補充蛋白質營養和鐵元素還是需要注意一下。一定要多喝水,可以多吃紅肉、動物肝臟、深綠色的葉菜(比如菠菜、空心菜等)。

要說唯一的不適是我好像對這個繃帶有一丟丟過敏,不過摘下來後很快就沒事了

結語
我個人的力量也有限,也深知人與人之間應當遵循合理的邊界互相尊重彼此的選擇。我能做的只是把自己學習到的、經歷過的分享出來讓更多人看到,希望那些因為「我不懂」而尚未發生的可以轉化為「我願意」而可以發生。
(Bloodbank @Westgate Tower 照片來源:HSA)
實用連結
線上預約獻血
https://donateblood.hsa.gov.sg/
HSA:四個固定獻血站信息
https://www.hsa.gov.sg/content/hsa/en/Blood_Services/Blood_Donation/Where_to_Donate.html
HSA:獻血者的健康要求
https://www.hsa.gov.sg/content/hsa/en/Blood_Services/Blood_Donation/Can_I_Donate/Donor_Criteria.html
HSA:獻血的流程介紹
https://www.hsa.gov.sg/content/hsa/en/Blood_Services/Blood_Donation/What_is_the_Donation_Process/Blood_Donation_Proces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