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幸運的住在東部,而上班在西部,那每天的往返真可謂跋山涉水了~這不,為了能讓新加坡實現「20分鐘市鎮、45分鐘城市」,陸路交通局可謂做足了功課。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實現了~5月25日,大家翹首以盼的2040年新加坡交通發展總藍圖終於發布了。
爽!根據新加坡的交通規劃,到了2040年通行全島就只要45分鐘。
新加坡雖小,但是如果你住在文禮、兀蘭、榜鵝、巴西立,碰巧上班在中部,那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怎麼著也得兩個小時吧~

圖片來自早報(在2040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推介活動上,學生們一起玩「擔任交通規劃師」的遊戲)
萬事通帶著大家一起看看20年後,新加坡的交通是怎樣的。
增建地鐵線
目前新加坡地鐵 網路全長約229公里,到2030年將延長到360公里, 到了2040年,將進一步擴大到將近400公里,地鐵密度可媲美倫敦和紐約,高於東京和香港。
新建地鐵線
新加坡計畫再建一條 新地鐵線,從 北部和東北部銜接到未來的南部瀕水地區,途經兀蘭、三巴旺、盛港、實龍崗北、黃埔、加冷等地。
陸交局指出,接下來將對這條線的可行性和需求做出評估,從而確定具體路線、地鐵站位置以及建造時間表。
可行後這條新地鐵線會分階段建造,預計沿線超過40萬戶家庭可從中受益,北部居民往來市中心的車程可縮短多達40分鐘

圖片來自早報
延長 湯申—東海岸線
即將在年底開始分階段啟用的湯申—東海岸線, 也將從雙溪勿洛站延長到樟宜機場第五搭客大廈。這條延長線會在約2040年落成。
這樣,搭乘湯東線的乘客可從市中心搭地鐵直達樟宜機場。

圖片來自早報
南北線增設地鐵站
另外, 南北線將增設兩個新地鐵站。
一個是在 蔡厝港站和武吉甘柏站之間增建的紅磚站,這個站可以方便蔡厝港吉豐、武吉巴督西以及登加新鎮的居民,出行可以以地鐵代步。
另一個則是在 油池站和克蘭芝站之間增設雙溪加株站。同時濱海市區線還從武吉班讓延長濱海市區線連接到這個新轉換站,以滿足西北部包括油池、蔡厝港及雙溪加株工業區的需求。

圖片來自早報
增大地鐵容量
路交通管理局為南北與東西線增購的57列新列車中,有12列設有 折疊式座位,可由車長或地鐵職員決定是否將座位折起,在尖峰時段騰出更多乘客站立空間。
湯東線的約60列列車也將設相同的折疊式座位,每列列車設有10排,相等於全車四分之一的座位。

優先車廂
明年, 陸路交通局將在一條地鐵線試行優先車廂。
優先車廂主要為行動不便的乘客服務,比如年長者、孕婦、坐輪椅的乘客還有帶小孩子出門的家長。
優先車廂內會有特別的設計方便有需要的人,同時在地鐵站會表明優先車廂的位置,它們一般位於電梯附近,以方便出行不便的乘客。

不過,將在哪兒條線路開通優先車廂,目前還不清楚。
公交出行
新加坡對環保特別重視,這不在交通出行上也要做到盡可能地環保。到2040年, 新加坡計畫實現用整個公共巴士車隊來替代能源驅動。
圖片來自早報
為了保證巴士的通暢,有些道路將 設置為巴士專用道,只允許巴士通行,私家車不允許通行。
預計到了2026年, 全長21.6公里的南北交通廊道將是最長的南北交通暢行廊道,乘客車程時間可縮短15分鐘左右。
同時,也有人說,更好的體驗才是關鍵。他們建議陸交局打造有能力應付不同群體需求的基礎設施。例如,加強公交設施的指示牌和通告,讓公交使用者,尤其是樂齡或體障人士更容易使用公交出行,以及讓輪椅使用者更容易乘搭巴士、德士和私召車等。
人性化的出行
當然,步行也是出行的一種方式。為了能讓行人有更好的體驗,陸路交通局也做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比如讓街道更適合步行,以創建更多行人和活躍通勤市鎮。這包括加寬走道,及提供更多以社區為主的街道器具,如椅凳和飲水機等。
有人表示,如果新加坡可以把街道建的更美,設施更齊全,相信大家會更願意步行,這樣既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欣賞風景。

此外,為了保證樂齡人士的安全,新加坡還在年長者比率較高的住宅區設樂齡安全區建立了樂齡安全區。
現在,全島至今已建有16個樂齡安全區,到2023年將增加到50個。在這些區域,除了車速限制,還會設置路隆使車輛放慢車速、讓年長者和坐輪椅的人可以更加方便、安全的過馬路。
增加綜合交通中心
現在,新加坡共有9個綜合交通中心,到了2040年計畫超過20個。這樣,乘客在換乘時可以沿途購物和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