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有「華人神探」之稱的美籍華裔刑偵法證專家李昌鈺,早前被裁定「捏造證據」被傳或得賠數千萬美元,他否認指控且澄清即使有責任,也是州政府全部承擔,而他「一生被殺了很多刀」,最重要的是他站穩腳步從沒倒下。
李昌鈺博士受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病理學系的邀請,到新加坡出席《趙自成病理與法醫學教授席學術論壇2023》,分享他的學術見解和生平經驗。
《新明日報》受邀參加他於前晚在國大理學院的第二堂公開講座。
他在講座上談到最近被捲入的「捏造證據」風波。據國內外媒體報道,美國康乃狄克州聯邦法院7月21日裁定,李昌鈺在1985年的一起謀殺案中作偽證,造成兩名青年被判入獄,或得做出數千萬美元的賠償。
他對此澄清三點。其一,相關法院裁決針對的是康州州長。
「他是被告,不是我」。
而且,負責調查此案的八個偵探都作為當時的查案人員在裁決書中被提名,李昌鈺作為刑事鑑定專家名列最後,卻被媒體單獨拎出報道。他無奈說:「有人說這是樹大招風。」

李昌鈺(右2)和妻子蔣霞萍(左2)獲贈國大紀念禮物。
其二,法院裁決出爐的隔天,州政府就發表聲明並寄信給他。
「由於我當時是政府官員,州政府說我會免責。一切責任或賠償都是由州政府承擔,所以不存在我要賠幾千萬美元。」
其三,這是一起民事案件,而非刑事案件。「我不會像別人說的會去坐牢。如果我要被關起來,我怎麼會站在這裡(做講座)?」
對於相關裁決,他回應說:「很多人以為我會(委屈),但這不是第一次。我一生被殺了很多刀,我還站著,還活著,並沒有倒下,這是很重要的。同時,歷史會證明一切。」
另一方面,李昌鈺建議行業里年輕一代要做好記錄,並且「放輕鬆」,別人的風言風語終究會像風吹過。
即使已經像他一樣功成名就,也逃不過流言蜚語甚至法庭惡意裁決的困擾,李昌鈺對行內後輩有什麼建議?他說,第一,就是工作時要做好記錄。
「如果我沒有寫有我名字的調查記錄,沒有人會相信我在現場。因為那是38年前,我也沒條件自拍作為在場證明。」
再來就是「放輕鬆」。「就讓他們攻擊你,都會過去的。你知道你沒做錯,天也知道,這就足夠。別人說什麼都無所謂,一切最終會像風吹過。」
不代表事發時沒有
毛巾上的生物證據可能會分解,20年後再檢測說明不了什麼。
38年前,65歲男子卡爾身中27刀陳屍家中,當時年齡分別為17和18歲的兩名男子被列為嫌犯。
李昌鈺在四年後檢方審訊時供稱,他在命案現場樓上的浴室發現一條有污漬的毛巾,檢驗後證實污漬是血跡。控方以此裁決兩名被告有罪,判處55年和50年監禁。兩人之後提出上訴,檢測也顯示毛巾上的污漬並非血跡,兩人的罪名於2020年撤銷。
對此李昌鈺辯稱,毛巾在物證室內保存20多年,會發生生物降解、分層或變性現象,這是科學事實。這些少量的血樣證據,可能在初步檢測過程中已被用完,或已從毛巾表面脫落。
因此,20年後檢測毛巾上沒有血跡,不代表事發時沒有,更不能一次得出「捏造證據」的結論。
此外,李昌鈺說當年也曾提供有利於涉案人的鑑識證據。
李昌鈺說,除了有文件證明他曾在現場鑑識證物,兩名嫌犯是在案發四年後才被起訴審訊,他沒有動機、沒有理由,也更不可能未卜先知地在四年前的現場就捏造證據。
而且,案發38年後,證人已經離世。
「證人死了,你怎麼重審案件?而且我們怎麼可能去偽造一條毛巾?」
他闡明,當時他在案發現場只是公平公正地做好了他該做的工作,即化學測試和現場重建。他未參與也不負責收證、記錄及後續的刑事偵查或調查工作。
如同粉絲見面會小題
講座幽默活潑,李昌鈺從台上給在座聽眾拋去紀念徽章,氣氛如同粉絲見面會。
李昌鈺的講座設在國立大學容量最大的LT27講堂,750名觀眾多為在校大學生。
有人更是提前一小時來霸位,講堂座無虛席,不少人在台階上席地而坐。李昌鈺一現身,現場就響起一陣陣歡呼和掌聲。
李昌鈺年事雖高,但精神矍鑠,兩小時的講座中以風趣幽默頻頻引起學生們捧腹大笑。
對於踴躍發言互動的學生,他更是從口袋中拋出個人紀念徽章,並分發他的簽名卡片,學生們都高舉手臂爭取,儼然一副粉絲見到崇拜已久的偶像的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