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4年最後兩個月,職場上赫然傳出居家辦公的「好日子」不多了的消息。
三年疫情過去,多數人早已習慣三天進公司兩天居家辦公的混合工作模式。

居家辦公時,一早起來不需要打扮就可以開始工作。(海峽時報)
英國權威雜誌《經濟學人》2023年11月13日曾斬釘截鐵預測:
「真的沒有人在期待或找機會恢復一周五天回公司上班的日子。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老闆和雇員各讓一步,仍保留遠程辦公,但縮短居家辦公天數。」
沒想到在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國內外大企業開始帶頭扭轉職場風向,朝「每周進公司上班五天」的道路邁進。
大企業帶頭恢復疫前常態
擲出第一波「取消居家辦公」重磅宣布的,是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旗下的亞馬遜雲科技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亞馬遜雲科技,簡稱AWS。(路透社)
在全球聘有13萬名員工的亞馬遜雲科技今年9月宣布,將自2025年1月2日起取消遠程辦公模式,恢復冠病疫情前一周五天進公司上班的制度,「因為管理層相信共同在辦公室工作的優勢更顯著」。
那些持續不遵守這項新規定的員工將會被告知視為「自動辭職」,將無法再登入公司電腦。如此強勢的做法,自然遭到該公司某些員工強力反對,甚至懷疑公司是在變相裁員。
亞馬遜總裁安迪·賈西不得不出來「滅火」澄清公司這麼做不是在變相裁員,只是為了加強公司文化。
較早前亞馬遜雲科技總裁馬特·加爾曼在宣布這項消息時曾透露,他曾在公司徵求員工意見,有90%「對這項改變感到很興奮」。結果,消息宣布沒幾天,523名員工聯署發出公開信反對新政策,直接「打臉」總裁。
全球首富馬斯克創立的特斯拉公司,早在2022年就嚴格要求員工每星期必須在辦公室工作至少40小時,相等於一星期必須回公司上班五天。

私召車應用與送餐服務商Grab控股公司的標誌。(聯合早報)
在新加坡,私召車應用與送餐服務商Grab控股公司今年10月底也宣布,員工自12月2日起必須每星期回公司上班五天,這是一項強制規定,目的是為了促進雇員在公司內的協作與交流。
根據新加坡媒體的報道,Grab員工對這項宣布感到失望。
新加坡員工噤若寒蟬?
紅螞蟻所屬的集團也開始要求員工每星期回公司上班五天。
出於好奇新加坡人對這個職場風向轉移的看法,紅螞蟻拉隊去中央商業區街訪。
結果沒想到當街追問了30多人,竟沒有一人願意在鏡頭前接受訪問!
願意受訪的,也只願私下以匿名方式與紅螞蟻分享,因為害怕老闆聽到他們的心聲後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保不住飯碗。
現將收集到的反饋整理如下:
反對取消混合模式,希望保留至少一天固定居家辦公(75%)

居家辦公的「好日子」越來越少了?(聯合早報)
非常珍惜居家辦公的時間,時間更有彈性
在家辦公不需要跟同事社交,可以更專注完成手上的工作,更高效
節省通勤時間(每天一來一回至少耗掉兩小時)
可以把通勤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例如運動或做家務
節省車資和其他開銷
如有重要會議或活動,一定進公司
對有孩子的員工,居家辦公可以比較靈活安排時間照顧孩子
有年長父母的員工,可以靈活安排時間照顧老人家
不需要花時間打扮後去上班
支持取消居家辦公,五天返回公司(25%,以高管為主)

回返公司上班。(海峽時報)
本來就應該這樣,公司是付錢請你來工作,應該返回公司上班
可以很好地將生活與工作區分開來
從公司下班後,就可以名正言順放下與工作相關的事務,讓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
目前在外租房,回公司上班環境比較舒適
可以省下電費,不必長時間在家開冷氣、風扇、WiFi網絡
不必擔心公司的機密數據遭泄露
面對面溝通永遠更快捷方便,也不容易引起歧義
很難確保員工居家辦公的自律性
身為老闆,難以判斷員工在家是否真的有在辦公
全職員工誰敢跟老闆說不?

新加坡中央商業區的白領。(海峽時報)
紅螞蟻對上述反饋並不感到驚訝。倒是內心一有不滿總不吝於投訴的新加坡民眾,在這個課題上卻噤若寒蟬,讓紅螞蟻感到有些驚訝。
或許大家內心都很清楚,除非自己想另謀高就或者敢敢炒老闆魷魚,既然都已經簽署全職僱傭合約,也只能服從公司的規定與安排。
今年4月16日,新加坡人力部曾宣布,從12月1日起,全職雇員(已通過試用期)可通過書面形式,向僱主提出靈活工作安排要求,包括靈活工作地點、靈活工作時間,以及靈活工作量。現在看來,似乎有點計劃趕不上變化。
當一周五天回公司上班成了大趨勢,那些內心雖然「不想每天回公司上班」,卻又沒達到必須書面通知僱主自己想要靈活辦公的地步,不想成為「出頭鳥」的員工,也只能就此壓下自己內心的「萬般不想」。
疫情期間不得已轉為居家辦公,當時許多人怨聲四起,花了不少時間來適應。
現在要恢復到疫前常態,大家又怨聲四起。當年埋怨的那些不好與不方便,如今倒成了萬般好。
這些「公開的秘密」,你知、我知、大家知,只是選擇看破不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