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保險VS中國大陸保險有何異同?

2024年12月09日   •   3249次閱讀

在面對人生的不確定性時,保險成為保障家庭和個人財務安全的重要工具。近年來,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多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海外保險產品,尤其是新加坡的保險。那麼中國大陸保險和新加坡保險有何異同?本文擬從監管體系,產品設計,保障範圍和保額性價比幾個方面對兩地保險產品做一細緻對比,有助於大家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兩者的差異,以便作出更加明智的抉擇。

01監管體系

01新加坡

新加坡的保險市場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進行嚴格監管,監管標準嚴苛且透明度高。MAS對保險公司和代理人的管理以高效率和透明度著稱,最大程度保護客戶利益。例如,MAS會公開保險代理的個人信息,包括投訴記錄,從而提升市場的透明度。除此之外,MAS還建立了金融業爭議調解中心(FIDReC),該中心為所有投保人,包括海外客戶,提供權益保護服務,以確保客戶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的維護。

同時,新加坡還設立了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Policy Owners』 Protection Scheme, PPF)。該計劃為持有壽險或一般保險保單的客戶提供額外保障。如PPF計劃會員所在保險公司發生倒閉,PPF計劃會向保單持有人支付賠償,以保證客戶利益不受保險公司經營不佳影響。這一多層次保護措施,使投保人對新加坡有了更強烈的安全感。

02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根據《保險法》進行監管。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大,尤其是在資本充足率和市場行為方面。儘管如此,相比新加坡,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仍在發展中,監管體系的成熟度相對較低。市場中還存在著不規範的現象以及潛在的風險,投保流程也較為繁雜,顧客在挑選保險產品時需要較為慎重。

03對比分析

新加坡和中國大陸在保險監管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監管成熟度和透明度上。新加坡作為一個成熟的金融市場,其監管體系不僅健全,而且透明度高,客戶權益能得到多重保護。而且中國大陸保險市場尚處於完善階段,儘管監管力度正在逐年加大,但是由於市場開發較晚,顧客投保時可能會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對於需要保障穩定性和透明度的高凈值客戶或海外客戶來說,新加坡的保險市場具備更大的吸引力。

02產品設計及保障全面性

01新加坡

新加坡的保險產品種類豐富,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儲蓄險、投資連結保險及私募人壽保險(PPLI)等。在產品設計方面更具有靈活性,很多產品都能按照顧客的要求量身定做,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新加坡政府還提供長期健康保險(如Medishield Life)作為基礎保障,而私人保險公司提供補充保險,這種公共與私營機構合作的模式確保了健康保險的全面性和多樣性。

在保障全面性方面,新加坡保險行業統一定義的重大疾病種類有37種,這比中國大陸的25種更多,且賠付標準更加統一。另外,新加坡的壽險條款對於身故賠償的條件相對較為寬容,除了自殺需要等待一年之外,其他所有情況都可以進行賠付。這一較為寬鬆的賠付政策,使顧客在發生意外或者突發時,能得到更可靠的賠付。

02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同樣提供多種產品,涵蓋醫療、養老、儲蓄、投資連結保險等領域。不過,市場上以傳統的壽險和健康險為主。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連結保險和面向高凈值客戶的定製化保險產品開始湧現。但中國大陸保險產品相對於新加坡而言,無論從設計靈活性還是國際化程度上都還有一定的改進空間。

在保障範圍方面,中國大陸的保險產品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例如,在重大疾病保險領域,國內的保險產品已經覆蓋了包括重症和輕症在內的上百種疾病。疾病定義也逐漸「友好化」,例如對癌症的保障已經從早期的「晚期癌症」擴展到「原位癌」及其他早期癌症類型。

03對比分析

在產品設計和保障全面性方面,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各有特點。新加坡的保險產品種類豐富、靈活性高,且在重大疾病保障和壽險條款上相對統一和寬鬆,尤其適合希望獲得全球化保障和定製化服務的高凈值客戶。相比之下,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雖然種類繁多且更新較快,但其產品的靈活性和國際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所以,對強調個性化定製、高保障的顧客來說,新加坡保險市場毫無疑問更具有吸引力;而對那些強調快速更新、疾病覆蓋更廣的顧客來說,中國大陸市場同樣具有潛在的價值。

03市場環境

01新加坡

截至2023年,新加坡的人壽和非人壽保險市場規模約為596.8億美元。未來幾年,這一市場預計將持續擴展,到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54.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為9.95%。

新加坡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其保險市場國際化程度高,吸引了大量國際保險公司進入市場,諸如Aon、MSIG、Swiss Life、Tokio Marine以及AIA等國際知名公司,在該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提供全面的保險產品與服務。新加坡法律及監管體系健全,保障所有入市企業及產品與服務與國際接軌。這樣在提高市場透明度與可靠性的同時,還能給顧客提供更加多樣的選擇以適應不同風險偏好與要求的客戶群體。

此外,新加坡市場的開放性和國際化特性使得保險產品更加靈活,客戶可以選擇與全球資產配置相關的保險產品,也可以通過私人財富管理工具(如私募人壽保險(PPLI)來實現更高層次的財富傳承和保護。

02中國大陸

中國保險市場規模2023年達到30萬億元(29.96萬億),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壽險、財產險和健康險的三大業務領域都對總保費增長做出了貢獻,其中壽險占比最大,但財產險和健康險的增長也呈現出穩定態勢。通過對保險業的當前發展狀況進行分析,預測在接下來的十年里,中國的保險市場將持續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年增長率達到7.7%,從而進一步穩固其作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的地位。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保險模式成為新趨勢,加速了保險業務的受理速度,提高了客戶體驗。

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之一,主要由本土公司主導,如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近年來,由於市場逐漸放開,外資保險公司也逐步進入中國大陸,但是在產品多樣性、市場份額等方面還面臨著一些挑戰。特別是高端保險方面,外資公司優勢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政策法規經常調整,也給其經營與拓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

儘管如此,中國大陸市場的快速增長和巨大的客戶基礎使其具備了巨大的潛力和吸引力。政府也在逐步推出更加透明和開放的政策,吸引外資進入,推動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03對比分析

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在國際化程度、市場規模以及政策環境上存在顯著差異。新加坡市場國際化程度高,產品設計符合全球標準,適合希望在國際市場上進行風險管理和財富配置的高凈值客戶。而中國大陸市場儘管本土化程度高,但規模龐大且潛力巨大。隨著政策逐步開放和法規的完善,未來中國大陸市場將吸引更多的外資公司進入。

如果顧客想要得到更加國際化,多元化的保險產品與服務,並且關注全球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的話,新加坡保險市場毫無疑問更具有優勢;而對那些想在本土取得覆蓋面大,挑選較多顧客的中國大陸市場來說,這也是一種持續開發與優化的抉擇。

04服務水平

01新加坡

在新加坡,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受到嚴格監管和市場競爭的雙重推動,普遍保持較高水平。保險公司在客戶服務方面注重快速理賠、客戶教育和數字化管理。例如,許多公司提供在線平台和移動應用,讓客戶可以隨時隨地查看保單信息、提交理賠申請和跟蹤理賠進度。

另外,新加坡保險代理人及顧問團隊一般都接受過嚴格訓練及認證,擁有較高專業知識及客戶服務能力。他們不僅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的風險管理和理財建議,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製個性化的保險方案。

02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的保險服務水平近年來也在不斷提升,但整體上仍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公司服務標準不統一,理賠效率在行業內存在差異,一些客戶在理賠過程中可能面臨手續繁瑣、等待時間長等問題。為了迎接上述挑戰,許多保險公司都在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並推出了在線客戶服務平台及手機應用,期望藉助技術手段改善客戶體驗,提高服務效率。

此外,中國大陸保險市場的逐步開放也促使公司在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03對比分析

新加坡和中國大陸在保險服務水平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服務的標準化程度和數字化水平上。新加坡保險公司得益於嚴格監管體系與競爭環境、服務標準高度一致、理賠速度快、客戶滿意度普遍提高。相比較而言,中國大陸保險市場尚處於發展階段,各企業間服務質量差距很大。

對於客戶而言,如果追求更高的服務質量和便捷的數字化體驗,新加坡的保險市場更具優勢。而且中國大陸保險公司也不斷改善服務、提高效率,尤其是以數字化的方式來提升顧客體驗,這對於那些想選擇本土化保險的顧客來說,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

05價格、保額及性價比

01新加坡

由於新加坡的生活成本較高,其保險產品的價格通常也相對較高。不過新加坡保險產品設計靈活多樣,顧客可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合適的保障範圍以達到某種程度的高性價比。尤其對於定期壽險,新加坡的產品以其比較低廉的保費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相比中國大陸,新加坡的定期壽險更具性價比優勢,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新加坡人均壽命較高,保險公司可以更精確地評估風險,從而制定較低的保費;二是新加坡保險市場的深度較大(即保費收入占GDP的比例較高),使得保險公司能夠降低運營成本和保費水平。因此,家庭經濟支柱在工作期間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保障。

從投資型保險產品來看,新加坡同樣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這種產品使顧客可以把保費足額投入所選基金中,盈虧自負。保險公司每年僅收固定管理費。假如被保險人不幸去世,保險公司將會支付帳戶餘額或者投資本金的101%作為賠償。新加坡是世界金融中心,為客戶在世界範圍內投資提供了大量選擇,很多資金都是由國際一流財富管理公司提供,比如黑石、坦伯頓、富蘭克林、富達等等。所以,對那些想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產的用戶來說,新加坡投資型保險產品是極具吸引力的。

02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保險產品價格較為低廉,與其醫療費用低廉、市場規模巨大有關。但是從性價比角度來看,由於各公司服務質量和保障水平各不相同,客戶在選擇保險公司及產品時需要格外謹慎。

03對比分析

在保額方面,新加坡具有明顯的優勢,特別適合高收入群體。根據國際通行的標準,壽險保額應為年收入的11倍,重疾險保額為年收入的5倍。例如,一個年收入50萬元人民幣的投保人,其壽險和重疾險保額分別應為550萬元和250萬元。但中國大陸保險產品一般保額都比較低。在一線城市中,壽險的保額一般在200-300萬元範圍內,而重疾險的保額一般在50-100萬元之間,這使得一部分客戶很難獲得充分的保障。儘管顧客可透過體檢來增加保額或是到多個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但是這樣做不但增加了費用成本而且也造成保單管理複雜。

相比之下,新加坡保險的免體檢保額較高,對於16-40歲的客戶,其壽險免體檢額度可達100萬新元,而體檢後保額則沒有上限。此外,重疾險的保額最高可達150萬新元。

就儲蓄險而言,受新加坡總體利率環境影響,保險產品年化收益率比較低。大部分分紅保險的年化回報率通常在3-3.5%的範圍內,而長期儲蓄產品的年化回報率也不會超過4.5%。與此相對照,中國大陸的儲蓄險和理財型保險的年化回報率通常落在3.5-4.5%的範圍內,而且很多這些產品都是保本的。然而,根據金融監管總局在8月2日發布的《關於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從2024年9月1日開始,中國大陸的儲蓄險產品預定利率將從3.0%降低到2.5%,這將導致儲蓄險的收益出現下降。

1/2
下一頁
新加坡人最愛去的5大濕巴剎!沒想到第一名竟然是這裡
2025年01月11日   •   15萬次閱讀
新年將至,2025年物價還在漲!但這些東西竟比中國還便宜!
2025年01月11日   •   8萬次閱讀
新加坡又開始排隊換新鈔了?!線上線下全攻略來了
2025年01月14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怎麼了?」連續3天,604萬人見證歷史
2025年01月14日   •   6萬次閱讀
一大波人移民新加坡後,後悔了!「因為這些事,我申請恢復了中國國籍...」
2025年01月13日   •   6萬次閱讀
沒有最奢侈只有更奢侈 這幾位政壇女性的收藏超乎你的想像
2025年01月10日   •   2萬次閱讀
一下就是超過72小時! 炎熱的新加坡最近為何「雨下不停」?
2025年01月1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租房風波!女租客控訴被房東打,揪頭髮、推人、打頭?!
2025年01月1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過年發紅包,有這些「潛規則」要知道
2025年01月14日   •   2萬次閱讀
曾為新加坡副總理「開腦」,師從李光耀之女,這位神經外科醫生是誰?
2025年01月13日   •   2萬次閱讀
前進黨黨工有練過「如來神掌」嗎? 掌摑事件必須查個水落石出
2025年01月15日   •   1萬次閱讀
又鬧雙胞? 這不是新加坡濱海灣花園而是上海溫室花園
2025年01月14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2024財年盈餘將超60億,拿到PR身份後,有哪些好處?
2025年01月11日   •   1萬次閱讀
發霉生蟲長毛……新加坡長命雨後遺症該咋治???在線等,害怕!
2025年01月16日   •   1萬次閱讀
一文看懂!在新加坡今年紅包要包多少錢?!居然還有這些忌諱
2025年01月13日   •   1萬次閱讀
今年起,公積金迎來重大調整!55歲特別戶頭將被關閉!
2025年01月1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單身人口占比排亞洲第三 為何他們一直單著?
2025年01月1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靠什麼養老?【新加坡百問百答38】
2025年01月13日   •   1萬次閱讀
柔新經濟特區來了 這一行業最有可能「走出去」
2025年01月1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本地商家將迎「海嘯式衝擊」,新成立的柔新特區恐將重現「深港模式」?
2025年01月14日   •   8037次閱讀
「身份證號碼不應用於驗證身份」 背後的邏輯大家搞明白嗎?
2025年01月10日   •   6840次閱讀
注意!新加坡PR並不是永久有效,如何保證自己續簽成功?
2025年01月16日   •   6498次閱讀
一年內兩訪香港!新加坡副總理助力新港夥伴關係,新中合作迎新局?
2025年01月14日   •   6498次閱讀
巔峰之爭!新加坡、香港、杜拜,誰能笑到最後?
2025年01月16日   •   598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