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規定,個人出國後,最多可以從國外帶回15斤食品,包括30個雞蛋。
那麼,問題來了,做餐飲生意的老闆,應該怎麼採購食材呢?

一、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最新規定
1、個人只能帶15公斤食品
1月8日,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在國會為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二讀進行總結時,針對議員葉漢榮(楊厝港區)有關公眾從國外帶回的食品可否出售或捐贈的問題,重申當局立場,即:
每人可從海外帶入最多15公斤食品,包括30個雞蛋,較現在的5公斤限額大幅提升。不過,動物血和野味等風險較高的食品仍一律禁止攜帶入境。
傅海燕指出,若將這些食品出售或捐贈,會增加食品安全的風險,公眾應慎重考慮,只購買自己能合理食用的食品。
新法案將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8年間,分階段落實。目前當局尚未公布入境者可攜帶的食品數額改變將從何時起生效。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2、食品安全9項禁令
結合現有九項法令的食品安全和保障法案已在國會三讀通過,將從今年下半年至2028年分階段落實,先涵蓋昆蟲和尚未批准的新型食品等特定食品,以及非包裝飲用水,以協助業者適應並順利過渡。
這九項法令是:動物與飛禽法令、植物管制法令、環境公共衛生法令、飼料法令、漁業法令、食品銷售法令、衛生肉類和魚類法令、價格管制法令和野生動物法令。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二、新加坡餐飲開店全攻略
1、註冊公司、銀行開戶
想在新加坡做餐飲生意,首先要向ACRA註冊一家公司,拿到營業執照,才能去申請餐飲牌照。
辦理一家當地的銀行卡,比如,華僑銀行OCBC,大華銀行UOB,星展銀行DBS,Asprie數字銀行等帳戶。
有了營業執照和企業銀行帳戶,後面去找商場談門店租金、進場手續等,才能獲得信任,從而加大談判籌碼。
2、門店租賃及裝修
門店裝修和牌照申請,都需要拿到門店的裝修設計圖,去URA或HDB申請獲批。
3、申請餐飲牌照
公司註冊下來後,再拿到門店裝修設計圖後,要向新加坡食品局 (SFA) 申請餐飲執照。
檔口執照:小執照,適合食閣、小販中心、巴剎的檔口,但是不可以聘請工作準證。只能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申請。
餐店執照:即大執照,需要有獨立門店,可以聘請工作類准證,EP,S Pass等。
此外,從2025年1月1日起,食閣、小販中心、巴剎可以僱傭符合條件的(配偶或非親屬)LPTV或LPTV+持有人。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4、申請食品進出口牌照
如果您的餐廳/門店有多種食材,則應根據實際情況,去申請相應的食品進出口許可。通常都可以通過Go Business或SFA官網在線申請。
例如,禽蛋類,肉類,冷凍食品類,都需要向進出口貿易部門申請相關的獲批文書。
5、人員招聘
可以給自己申請EP,或者在當地招聘S Pas,WP等准證,甚至可以給父母、子女申請DP,LTVP,以及為子女規劃報名讀書等規劃。
新加坡為了保護本地就業和收入,要求企業必須僱傭一定數量的新加坡公民或PR,才有名額去僱傭外籍員工。由於餐飲屬於服務行業,因此,需要符合新加坡外籍勞工配額quota的要求。
例如,招聘9個本地員工,才能招聘1個S Pass,3個WP。至於是否獲批,還需要等待MOM審核,詳細情況,可聯繫客戶經理獲得幫助。
6、給公司和員工繳稅
按時給員工發薪水,繳納中央公積金CPF,技能發展稅SDL,給公司報稅等。服務行業的僱傭配額上限(DRC)為35%。徵稅率是分層的,因此那些僱傭人數接近最高配額的人將支付更高的徵稅。

圖/來源於聯合早報
註:資料來源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Customs,ACRA,SFA,Go Business,MOM,聯合早報等,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