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數字化時代,網際網路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但它也帶來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有害內容的泛濫。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最新的調查結果揭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現實,三分之二的新加坡人曾接觸過網上的有害內容,但只有半數採取了行動來屏蔽這些內容或向業者舉報。
這背後隱藏著一場數字時代的危機。

(圖:來源自網絡)
五月份,通訊及新聞部對2000多名15歲及以上的本地網友進行了一項調查,旨在了解他們在網上接觸有害內容的情況以及應對方式。
500多名受訪者是家長,他們擁有未滿18歲的孩子。結果顯示,最常接觸到的有害內容包括網絡霸凌和色情內容,還有鼓吹違法行為和傷害種族或宗教和諧的內容。
更令人擔憂的是,近半數的受訪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曾在網上接觸到有害內容,尤其是網絡霸凌和色情內容。

(圖:來源自聯合早報)
這不僅是青少年問題,成年人也面臨同樣的挑戰。有害內容已經成為一個不分年齡的社會問題,需要共同面對。
然而,調查還發現,對有害內容的舉報並不總是容易的事情。超過四分之三的舉報者在舉報過程中遇到了問題。
主要問題包括平台業者沒有及時撤下有害內容或凍結上傳內容的帳戶,以及業者等待時間太長才採取行動。這使得反擊有害內容時感到力不從心。

(圖:來源自網絡)
通訊及新聞部表示,他們將繼續與政府機構、業界夥伴和民間社群合作,鼓勵民眾使用現有的安全工具和舉報機制,以共同創造更安全的網絡空間。這是一場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參與的戰鬥,因為只有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抵制網絡世界的危機,打造一個更加安全的數字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