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6年最新的國家出生缺陷登記報告,新加坡每1000名活產嬰兒中約有30名新生兒患有出生缺陷。

而根據《柳葉刀全球健康(Lancet global health)》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全球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至少4000萬女性)在產後數月或數年內經歷持久的健康問題。
由此看見,嬰兒和媽媽的身心健康不容忽視,為了規避這些風險,除了健康生活,調整心態以外。用懷孕意外險來轉移孕期風險,為自己和寶寶增添保障也是必要的。本期小編便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懷孕意外險。
背景科普
什麼是懷孕意外險?
懷孕意外險,是指專門為女性提供孕期保障的保險產品,這類保險的保障範圍通常也會把胎兒包含在內。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家保險公司的懷孕意外險都會提供新生兒先天性疾病保障。
大部分的懷孕意外險都提供不同檔次的選擇,任何的理賠都將根據所選保額與事故的類型來對應賠付。而懷孕意外險的理賠範圍,可以從給母親的保障和給孩子的保障兩個方面了解,今天小編就以市場上主流的保障內容為大家介紹一下。
01 給母親的保障
懷孕意外險給母親的保障一般從母親懷孕13周開始,最多保障到保單生效4年後。給母親的保障一般涵蓋6種情況,包括妊娠併發症、妊娠糖尿病、住院補貼、產後抑鬱症、心理問診治療、母親死亡等。
其中主要部分妊娠併發症的保障範圍一般有:
1. 胎盤早剝
2. 羊水栓塞
3. 絨毛膜癌
4.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5. 宮外孕
6. HELLP綜合症
7. 因意外而流產
8. 植入胎盤或穿透性胎盤
9. 產後出血需要子宮切除術
10. 妊娠期重症急性脂肪肝
11. 嚴重先兆子癇或子癇
12. 死產
13. 子宮破裂
14. 血管前置
15. 因危及生命狀況而終止妊娠
16. 懷孕和分娩期間出血
17. 子宮頸機能不全導致早產

針對妊娠糖尿病的保障則包含:
分娩後6到8周內患上的2型糖尿病,以及由胎兒巨大或新生兒低血糖導致的妊娠期糖尿病。
懷孕母親的住院補貼範圍包括:
若客戶因乳腺炎併發症、住院精神病治療、產後貧血、產後發熱、肺栓塞、會陰四度撕裂的修復、敗血性盆腔血栓性靜脈炎、剖宮產術後手術部位感染、產後胎盤殘留引起的子宮感染或輸血等導致住院,住院費用可以獲得補貼。
如果新媽媽確診為產後抑鬱,也可以獲得補貼。若准媽媽需要進行心理諮詢,保險公司也會對兩次心理諮詢進行補貼,每次補貼100新。
02 給新生兒的保障
孩子的保障從出生開始,一般到年滿3周歲結束,其保障共2個部分,包括先天性疾病和住院補貼。

新生兒患先天性疾病的保障範圍包括:
若孩子出生後存活超過30天且在出生後3年內確診為雙肢缺失、肛門閉鎖、房間隔缺損伴手術治療、膽道閉鎖、腦癱、齶裂、球桿腳、主動脈縮窄、先天性失明、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耳聾、先天性膈疝、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髖發育不良、唐氏綜合徵、嬰兒腦積水、動脈導管未閉伴手術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脊柱裂、法洛四聯症、氣管食管瘺或食管閉鎖、大血管移位、動脈干、室間隔缺損伴手術治療等,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理賠。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唯一一款提供先天性保障的保險。

針對新生寶寶的住院補貼範圍包括:
如確診為支氣管炎、登革出血熱、出生後立即進入保溫室且連續3天以上、手足口病住院、其他傳染病、嚴重新生兒黃疸的光療或輸血、肺炎、早產等這些情況並需要住院時,保險公司會根據住院的時長進行具體賠償。
有了醫保還需要懷孕意外險嗎?
答案一定是需要的,醫保和懷孕意外險對母親的保護其實是不相上下,區別就在於對寶寶的保護。
醫保可以保障寶寶出生後24個月內發現的先天疾病,每個寶寶最多報銷5000新幣。懷孕意外險可以保障寶寶三周歲之前發現的先天疾病,選擇不同的配套可以最高報銷2,0000新幣。因此意外險非常適合想要為剛出生的寶寶添加一份保障的父母。
結 語
孕育生命是美好的,也是艱辛的,真心祝願每一位母親和孩子健康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