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長Jacqueline Loh,在新加坡中央銀行支付會議上的演講,由亞太未來金融研究院研究團隊編譯。
電子支付在亞洲發展迅速
大約十年前,支付業務完全由銀行提供。我們需要銀行簽發的支票,並將支票存入我們在銀行開立的帳戶中。隨著電子支付的蓬勃發展,我們用銀行發行的借記卡或信用卡支付購物費用。然後,銀行會通過自動結算所(ACH)(通常由銀行業運營)和實時總結算系統(RTGS)(由中央銀行運營)進行結算。長期以來,中央銀行的角色是明確的:我們通過保證銀行安全來確保支付安全。
近年來,移動設備上出現了電子錢包等數字支付,這在亞洲最為明顯。從2015年到2016年,亞太已開發國家的非現金交易增長了8.8%,而亞洲新興國家的非現金交易增長了28.6%。亞洲的數字支付預計將以每年16.4%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將達到每年2.5萬億美元。這幾乎是全世界預估的數字支付總額5.4萬億美元的一半。

本圖由亞太未來金融研究院整理

本圖由亞太未來金融研究院整理
這種服務通常由非銀行提供,增加了在傳統銀行系統之外的支付數量。安永和DBS發現,支付和匯款是亞洲銀行業和金融服務客戶最常用的FinTech服務,中國達到40%,印度達到20%。在東協,大約三分之一的FinTech公司在支付領域,如果包括匯款和匯款相關服務,這一比例將增加到54%。

本圖由亞太未來金融研究院整理
這些創新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通過三個因素的融合而實現的:
技術降低了進入獨立支付業務的門檻,而不必成為銀行;
運行應用程式的智慧型手機的高滲透率使得在沒有實際營業場所的情況下,以數字方式獲取客戶更加容易;
在線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使得有必要創建解決方案來幫助客戶以數字方式支付他們購買的服務。
正如他們所說,需求是一切發明的源泉,而這一點在亞洲最為迫切,那裡有很高比例的未開戶人口。2017年,世界銀行發現,僅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就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沒有銀行帳戶。
這導致亞洲數字化企業走上了一條道路:建立一個以非金融為核心的數字化企業,比如叫車、送餐、食品雜貨或遊戲。然後通過電子錢包為其客戶提供無縫的支付體驗,為客戶從數字企業那裡購買的東西進行支付。讓我舉幾個例子:
在新加坡,carousel為個人提供了銷售或購買任何東西的在線平台。你拍了一張你想賣的東西的照片,應用程式可以識別像鞋子這樣的物品,並建議把它歸入合適的種類中,然後你就把它發布出去進行銷售。它們現今有大約1.5億個條目,包括汽車和房地產行業。它們推出了Carou Pay來幫助其客戶支付所有費用。
你們其中的一些人,像我的幾個同事一樣,可能是今天早上使用叫車服務Grab來這裡的。這很方便。你預定了行程,司機來了,到達目的地,你感謝了司機,不需要向司機付錢。你甚至不需要點擊「付費」。Grab進一步發展:他們已經聯合了300多家商家,這樣你就可以用Grab錢包支付這些商家提供的服務。
中國在此處於領先地位,電子錢包支付占消費者支付金額的13%,相比之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市場的比例不到1%。
國內支付方面出現的新問題
對消費者來說,最明顯的好處是更加便利,以及更多的支付選擇。你可以用同一個的電子錢包,支付共享單車費用,然後在咖啡館買午餐。你可以用另一個電子錢包買晚餐。今天,商家也有更多的選擇來決定他們如何收款。只要走進任何一家購物中心,在許多商店裡,你都會看到一系列代表不同電子錢包方案的二維碼——其中一些只為來自特定國家的遊客服務。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隨著更多的支付在銀行系統之外進行,它們也開始脫離典型的中央銀行監管,如ACH和RTGS。目前,數字支付在總支付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即使在移動支付飛速發展的中國,2016年移動支付交易總量達到了人民幣208萬億元,僅是中國高價值支付系統(China’s High-Value Payment System)處理的3600萬億元人民幣的一小部分。

本圖由亞太未來金融研究院整理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支付通過這些電子錢包,以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資金被非銀行持有,我們必須考慮我們通常關注的風險:
作為個人電子錢包,我們如何確保它們安全使用?
我們如何管理電子錢包可能給金融系統帶來的風險?
作為一個市場,我們如何確保電子支付在彼此之間以及在金融體系中平穩運行?
讓我來看看這三個問題,並分享MAS如何通過擬議的支付服務法案(PSB)來解決這些問題——在創新和健全監管以及行業合作之間取得平衡。擬議的PSB還遵循基於業務的框架,該框架根據特定支付活動帶來的風險調整監管,而不是對所有支付服務提供商使用一套固定的監管。雖然我們擴大了監管範圍,以處理支付發展中出現的風險,監管規則也根據所帶來的風險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首先,作為個人電子錢包,我們如何確保它們安全使用?當我們監控電子錢包時,我們發現它們面臨著與數字銀行產品非常相似的風險。第一,作為在線服務,兩者都依賴技術並面臨網絡風險——因此MAS希望其能夠很好地管理這些技術和網絡風險。其次,他們都持有零售客戶的資金,所以在線服務商需要保護這些資金。然而,不同之處在於,電子錢包用於日常支付,因此需要強流動性,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並且電子錢包發行公司不能提供浮動貸款。因此,重要的是要根據其商業模式調整我們的法規,而不是通過向它們套用銀行的規則要求來扼殺創新。考慮到這些因素,MAS為電子錢包設定了相應的簡單選項來保護客戶資金,例如,由銀行存款持有。MAS也可能會對流動性和低風險資產制定進一步的保護措施。
其次,我們如何管理電子錢包給金融系統帶來的風險?作為中央銀行,我們的作用是保護金融體系的穩定和誠信。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制定法規,在解決關鍵風險的同時,也不阻礙行業的發展。就支付而言,這一重要風險是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ML/TF),我們必須達成的均衡點是允許新的電子錢包業務快速啟動,同時確保在ML/TF風險變得過大之前對其進行監管。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了解你的客戶(KYC)仍然是一項重點要求,但我們允許持有不超過1000美元資金的較小錢包執行簡化的KYC。這個框架類似於香港、印度、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其他市場使用的框架。
最後,作為一個市場,我們如何確保電子支付雙方和金融系統的順利運作?我們認為在不穩定時期,資本市場流動性的提供者能夠發揮穩定作用。這是因為,資本市場是一個運轉良好的系統,銀行與交易場所甚至銀行之間都在相互操作。但電子支付卻不是如此。
電子支付迅速增長,因為它們能夠快速開發自己的系統——但這也導致了市場碎片化。儘管眾多的支付解決方案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選擇太多並不總是好事:
消費者最終可能會有三四個不同的電子錢包,以便從每個錢包中進行最優的交易:一個錢包用於交通、一個錢包用於購物、另一個錢包用於和朋友AA制。這三四個電子錢包可能每個都有少量的錢,但總的來說,可能會超過他/她原本在一個真正錢包里的現金。他/她需要為每個電子錢包分別充值,因為每個錢包都有各自的充值和退款機制。
商家可以自豪地展示他們接受的所有方案,無論是通過銀行卡還是非接觸式(contactless)或二維碼。所有狀況下,商家需要與不同的收單銀行打交道,這些收單銀行以不同的格式、在不同的時間向他發送結算文件,並在不同的時間向商家付款。
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不再需要現金和零錢,支付校驗可以轉化為檢查哪種支付工具被接受,哪種卡插入哪種終端,或者掃描哪種二維碼。
幸運的是,我們還沒有出現電子支付危機。雖然來自眾多支付提供商的競爭讓消費者受益於更低的價格、便利性和更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但電子支付仍然需要進行互操作性,以使該行業繼續增長。請讓我分享MAS正在強化電子支付互操作性的三個領域,即銷售點終端、二維碼和監管權力。
第一,統一銷售點(UPOS)終端。新加坡是一個高度發達的信用卡市場,每100名居民擁有349多張支付卡。許多商家,如果他們接受電子支付,有一個終端,通常由收單銀行提供。五年前,我們開始注意到大約15%的商家擁有不止一個終端。為什麼?因為不同的銀行正在收購同一個商戶,這樣他們就可以為他們自己終端的信用卡提供更低的美元兌換率。這對商家來說是好事,甚至對消費者來說也是好事,因為商家向消費者打了折扣。但是也有隱成本:收銀員必須在不同的終端上接受培訓,自助結帳通道的顧客摸索著將卡插入哪個終端。因此,我們開始研究市場,看看哪些商家有一個以上的POS機終端,根據他們處理的交易量和價值對他們進行優先級排序,並與他們的收購者一個接一個地密切合作,在一個單一終端上,可以接受所有使用晶片和非接觸式近場通信(NFC)的方案。今天,這個流程仍在繼續,但是大家已經可以看到這些UPOS終端部署在超市、便利店和加油站——這些是我們經常都會光顧的商家。除了應對我上面提到的挑戰之外,這無疑讓自我體驗成為一種樂趣。
第二,新加坡快速反應代碼(SGQR)。除了晶片和非接觸式NFC支付之外,許多移動支付都是通過快速響應二維碼進行支付的。就在我們開始整理商家的POS終端時,我們開始發現二維碼支付碼的激增,因為每個電子支付公司在每個商家的收銀台都部署了自己的二維碼貼紙。我們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並立即成立了一個由支付計劃和收購方組成的行業工作組。通過與行業和用戶的密集舉行會議,我們共同創建了SGQR代碼。雖然它是基於EMVCo的多租戶二維碼規範,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為該行業制定一系列規定的司法管轄區,這樣所有二維碼方案都可以放在一個二維碼上,而不是每個方案方只部署自己的代碼和自己的方案。對於SGQR來說,二維碼支付對客戶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因為他只需要為商家接受的任何方案尋找一個二維碼,而不必為特定方案尋找合適的二維碼。對於移動或小型商家來說,SGQR可以通過單一、簡化和低成本的標籤輕鬆地接受電子支付。企業也在探索帳單二維碼支付,因為客戶可以通過他的手機快速支付他的帳單,而嵌入二維碼中的客戶細節反過來又增強了業務流程。
第三,互操作性權力。有了UPOS和SGQR,MAS很幸運能夠與意向行業夥伴合作。但是,未來,由於創新解決方案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互操作性問題的數量可能會成倍增加,MAS可能需要監管權力來有效解決與更多締約方的互操作性問題。因此,在與PSB的磋商中,MAS提出了創新的權力要求支付機構之間的互操作性。現今,我們擁有要求支付平台向參與者開放訪問的權力。展望未來,我們認識到還需要兩項舉措:要求參與者使用共同的平台和採用共同的標準(如SGQR)。
跨境
由於我們的目標是在國內系統中實現互操作性和效率,同樣重要的是要放眼于海外。今天,很多商業和電子商務是跨越國界進行的:預計跨境電子商務會強勁增長,直到2020年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長,幾乎是國內電子商務增長率的兩倍。正如越來越多的人在海外旅行和工作一樣,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想方設法向海外提供貨物和服務,支付也需要跟上其步伐。
作為東協主席國,新加坡今年的優先發展事項之一是促進該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谷歌和淡馬錫控股(Temasek)估計,2025年東協的電子商務總值可能達到880億美元。成本低、安全和即時的跨境支付在推動電子商務貿易流動和實現這一願景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儘管跨境聯繫為貿易和旅遊等重要經濟領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實現跨境聯繫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每個司法管轄區都有不同的技術接口、法律和監管要求等。每個國家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我們的進展情況如下:
業界已向前邁進。今年3月,新加坡電信宣布與其泰國AIS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將其移動錢包連接起來,使新加坡和泰國之間的150萬位訪問者能夠在兩個市場上使用其移動錢包,在20000多個實體店使用其移動錢包。Singtel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將此業務擴展到其他地區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