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廣泛地說,新加坡和泰國的銀行業協會正在探討是否有可能將其較快的支付系統「Pay Now in Singapore」和泰國的「即時支付」聯繫起來。如果成功,旅遊者、跨境務工和專職人員的即時、低成本付款的好處也將擴大到人與人之間的付款,甚至是匯款。
本月前幾日,當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訪問新加坡時,他使用了印度發行的Ru Pay卡,在NETS終端支付Madhubani繪畫的費用。
為了應對跨界聯繫帶來的挑戰,中央銀行需要致力於採用共同的國際標準,並與相關各方行業夥伴合作,以便利為今後的一體化努力,並為進一步搭建夥伴關係鋪平道路。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當我們談論跨境聯繫時,沒談到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是我的疏忽。下一位傑出的主旨發言人貝努特·庫雷(Benoît Cœuré)和我分別作為國際清算銀行支付與市場基礎實施委員會和市場委員會的聯合主席,聯合發表了一份題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報告。其中很多人可能已經讀過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區分了兩種類型的CBDC:限於特定金融機構的批發市場(wholesale)CBDC和供公眾使用的通用貨幣。該報告強調了批發市場CBDC對於更高效、更安全的批發支付系統的潛在好處,儘管要充分了解這些好處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兩年前,MAS開始了批發市場CBDC之旅,當時MAS在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上引入了代表新加坡元的數字貨幣來結算銀行間債務。去年,我們在保護隱私的同時更深入地研究了分散聯網的問題,並證明了這些問題可以在三大DLT平台coda、hyperled ledger Fabric和Quorum中得到解決。
今年,MAS、加拿大銀行和英格蘭銀行啟動了一個項目,探索如何利用DLT支持的批發市場CBDC來解決代理銀行面臨的低效率問題。它將識別商業銀行在進行獨立跨境支付或作為貿易融資、證券服務和外匯的一部分進行支付時遇到的痛點。項目還將研究如何解決商業銀行之間的結算問題,以及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之間的準備金結算問題。在開發這些用例之後,將在Jasper和Ubin的成功基礎上進行技術概念驗證,這兩個平台分別是加拿大銀行和MAS的DLT平台。如果成功,這將為更便宜、更安全和更快的跨境交易提供替代性方法。
我們各自的委員會仔細研究了通用CBDC—這有很多影響—包括銀行融資成本、信貸供應和金融穩定,以及存款在經濟處於下行壓力時可能會流向中央銀行的風險。如果中央銀行考慮向更廣泛的人群發行數字貨幣,這些問題就必須得到解決。CPMI和MC的研究提醒我們,即使突破了支付的界限,並致力於利用最新的技術,中央銀行也需要仔細評估每一次變化以及對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的更大影響,然後才能與時俱進。
結論
這是亞洲各國央行行長正在努力解決的一些問題,以及新加坡如何通過創新監管來監管創新支付領域。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中央銀行之間的合作和對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很高興今天在這裡看到來自各央行的許多熟悉的面孔。今天的會議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有好處的會議,我們可以繼續對話,分享重要觀點,並隨時了解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