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社綜合報道】據聯合早報報道,原本在新加坡投放約8萬輛共享單車的ofo,在獲准經營2萬5000輛腳車後曾表達失望。但ofo卻向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申請把共享單車投放量減少到1萬輛。

圖片來源:東方IC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29日傍晚發文告指出,已接到六家共享單車企業支付的執照費,執照即將發給這些企業。
新加坡當局今年9月曾公布,摩拜(Mobike)獲准經營2萬5000輛腳踏車,SG Bike則獲准經營3000輛;隨行單車(Anywheel)和GrabCycle各獲准經營1000輛;騎騎智享(QiQi Zhixiang)獲准經營500輛。不過陸交局指出,原獲准經營2萬5000輛腳踏車的ofo要求把車隊減少到1萬輛。目前當局已批准ofo的要求。
根據新的執照框架,所有企業必須最遲在下個月1日縮減車隊,以維持在所能經營的共享單車的數量。沒有達標的企業,當局會考慮採取監管行動。
根據執照框架,共享腳踏車業者除了得支付1500元的一次性申請費,也須為每輛腳踏車支付30元保證金以及30元的常年執照費。這筆保證金(security deposit)可以是銀行擔保或履約保證金(performance bond)。萬一業者突然停業,當局可使用保證金來善後,包括移走廢棄在公共場所的腳踏車。
陸交局指出,他們接下來會定期檢查共享單車的數量,並考慮企業的表現以及用戶的使用率。當局將會在明年1月開放另一輪申請,以供新的企業申請執照,或讓現有的企業擴大共享單車的數量。
2017年3月,ofo在新加坡啟動試運營,正式向海外輸出無樁共享單車。根據ofo方面公布的數據,經過一年開拓,ofo新加坡、美國等市場具備一定規模,確立運營模式。截至今年5月,ofo新加坡累計訂單量突破2500萬單,用戶約占總人口五分之一,平均周訂單約100萬單,成為新加坡最大的共享單車企業。
目前,ofo已從多個海外市場撤退,關停了澳大利亞和美國、德國部分城市的業務。10月25日,據日本媒體報道ofo小黃車將於本月底退出日本市場。ofo進駐城市和歌山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已經收到了ofo方面正式的書面通知,將於本月31日停止服務。ofo於今年3月28日進駐日本,僅在日本生存6個月。
據環球網報道ofo小黃車7月6日曾宣布,將開啟海外市場新戰略。目前其海外市場已經完成開拓業務階段,接下來將開啟海外第二戰略階段,深耕重點市場。ofo將對新加坡、美國、法國這一類規模大或增長迅速的地區,進行精細化運營。在新戰略階段,由ofo創始人兼CEO戴威直接負責海外業務。
來源:東博社
編輯:楊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