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工部長陳振聲在走訪選區時與居民坐下來聊天。(陳振聲面簿)
作者 李巧鸞
貿工部長陳振聲在中華總商會的內部發言,被泄露到網際網路後引起社會熱議,褒貶參半。
贊同者認為他接地氣,能夠用民眾聽得懂的大白話,把政府對問題的思考解釋得頭頭是道。批評者認為他出言不遜,尤其不該用那麼粗鄙的話,痛罵那些因恐慌而搶購食品和生活用品的民眾。
因為是內部講話,人們或許應當諒解陳振聲的坦誠。不少人也對他的講話內容讚譽有加,認為他體現了政府對判斷問題的高瞻遠矚,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深思熟慮。同時,不少國人相信也看不過那些瘋狂搶購的行為,所以覺得陳振聲對那些人的批評,是替自己出了口氣。
我自己有兩點感受。

陳振聲也是人民協會副主席。(陳振聲面簿)
第一,陳振聲的語言確實不像平日人們看到部長講話那樣文質彬彬,甚至冠冕堂皇,而覺得平易近人,容易有共鳴,也認為他使用的是民眾生活里的語言,覺得他就像是「自己人」,但是我卻聽到了話語後面的某種心態。
我不認為自己在吹毛求疵,我的感覺是陳振聲的講話透露了他的超高智商,而且更讓我不安的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非常聰明,能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問題。雖然他是用市井語言來說明他的思考,可是所表現的其實還是一種居高臨下,甚至有點瞧不起人的態度。
第二,這種自以為是的心態,或許就是一般民眾對精英主義反感的原因。 實事求是地說,陳振聲的閉門談話里所講的都不無道理,也展現了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聽過的人都會對政府有信心。但是我更在意的是內閣成員的修養。人非聖賢,我們的確不能用聖人的尺度去挑剔我們的領導人,但是古人要求從政者德才兼備,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以為,領導人的德行,至少要表現在有謙卑之心。而陳振聲談話所透露的,正是他對自己的智慧信心滿滿,而且對其他人的不如他毫不掩飾。
為什麼謙卑之心很重要呢?再怎麼絕頂聰明的人,總會有盲點,也會犯錯誤。個人犯錯就只是影響個人,可能還有家人和朋友,領導人決策犯錯的影響卻可能是全體人民。
如果決策者覺得自己最聰明,一來會聽不進不同的意見,二來有意見的人也會擔心自己的意見不夠周全而不被重視,而選擇閉嘴。如此一來,本來可能修補的政策失誤,就可能因為決策者的自以為是而付諸實踐,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老實說,我在聽了錄音之後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對於陳振聲的深謀遠慮,替國家感到放心,可是也對他自信過高而有些擔心。
公平地說,至少他至今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我希望他日後能繼續做出良好正確的決策,這恐怕就有賴於他要適度地質疑自己,謙卑地傾聽哪怕是不比他聰明的意見。百密一疏,只要願意接受,總能夠在他人身上學習到自己所不知道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