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跟清朝有啥關係啊

2020年02月2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清史研究學會成立至今,一些人總是好奇地問:「新加坡和清朝有什麼關係?」,有網民認為就算清朝和新加坡扯得上關係,那也是從孫中山到新加坡策劃革命,意圖推翻大清皇朝那時候開始的。

不僅如此,還有人認為清朝和新加坡的關係更多只是移民史,是中國南來新加坡「過番客」的民間故事,在官方正史中沒有任何記載。

「黃埔先生」胡亞基

可是根據史料,早在1877年(光緒三年)清朝就已經在新加坡正式設立領事,由當時的廣東幫領袖「黃埔先生」胡亞基擔任,而這距離辛亥革命還有34年時間。

1881年,清廷直接委派了一位專業外交官左秉隆來擔任領事。十年後,清朝駐新加坡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領事也升為總領事,兼轄海門(海峽殖民地)等處。這無疑顯示了新加坡在清廷眼裡的重要性。

清代的華人出國

據史學家估計,1860年時,新加坡華族人口占了總人口的61%,達到50043人,華族在當時的社會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就在1877年大清朝設立駐新加坡領事之時,英國當局亦在新加坡設置華民保衛司,專以治理華人事務為首要任務,意在與清朝領事爭奪華人,時人記載:「護衛司專管華人一切事物,名為護衛華人,實則事事與華人為難。華人生聚既繁,事端日出,亦有領事可辦之件,皆為護衛司侵奪,動多掣肘。」[1]

在中國明清時期,世界地理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晰,中國人尤其是統治者都以中國為中心看待世界,因而有了「北洋」、「南洋」、「西洋」之分,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那時華僑到東南亞一帶謀生被稱為「下南洋」。

華工大規模出國是晚清中外交涉的主要內容之一,由於多數的契約華工是被誘騙到國外的,因此對誘騙拐賣華工的不法之徒的懲治一度引人注目,成為清政府僑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考察法律及實踐中,清朝政府對此態度及其演變,對了解清末僑務政策的轉變提供了有價值的證據。

清代的華人出國,直到1860年為止都屬於非法行為,自從清朝立國開始,各種法律、法令都嚴禁當時的中國人移居海外,否則將之視為「天朝棄民」。

順治四年(1647年)清朝以《明律》為範本編寫了《大清律》,並將之頒布通行全國,其中規定:「凡官員兵民私自出海貿易,及遷移海島居住耕種者,懼以通賊論處,斬。」[2]

清朝和明初的形勢類似,統治者都面臨著沿海大量人民逃散的局面,而清政府的情況較為嚴峻,他們還需要應付平定南明小朝廷與鄭成功長期的抗清鬥爭。在雙方數十年的武裝對峙時期,清政府執行了嚴格的禁海政策,以嚴刑峻法阻止人民出洋,無論其出於何種原因,從事何種事業。

身著清朝官服的駐新加坡首任總領事黃遵憲(左二)

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後,大清皇朝開始從慘痛教訓中甦醒,當政者漸漸地改變天朝大國、故步自封的世界觀。此外,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並從清政府手裡勒索到了一系列殖民特權,使中外關係開始發生本質變化。

由於1807至1848年,英法先後在西印度群島各殖民地廢除了奴隸制度,禁止販運黑奴,引起勞動力一度極端缺乏,他們爭相向印度和中國尋找勞動力供應。

英國人戴維遜目睹了這個時期,華人移入新加坡的情形,說每年運來的華人移民為6000至8000人,其中99%除了隨身穿的衣物外,一無所有。[3]

但是,這些離鄉背井到南洋謀生的「過番客」,在原本蠻荒的土地上站穩腳跟後,其後的下南洋者不僅僅是去當勞工,也有不少主動去創業或淘金,當中不少成為當地的富豪,更有甚者成為頗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

牛車水舊照。

今天,當你漫步於牛車水的街頭,幾乎可以看到當年華人下南洋時留下的奮鬥足跡,在當今中國和新加坡的交往合作中,這裡林立的華人商會、宗鄉會館等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見,早期的新加坡並不像一些人認為,是一個落後及與中國沒有正式往來的地方。除了外出打拚的福建、潮州、廣東過番客,到訪新加坡的清朝政府官員也有很多,當中更不乏威名顯赫的達官貴人。

清朝官員訪問新加坡

訪客中地位最為顯赫的應屬末代皇帝宣統皇帝溥儀的生父、第二代醇親王載灃。醇親王此行是因為義和團鬧事,導致德國駐北京大使被殺害,所以必須到德國代表清廷向德國皇帝道歉,在赴歐途中經過新加坡。[4]

醇親王載灃

正史中所載,光緒二十七年,即1901年7月31日下午,時任清朝駐新總領事羅中堯、海峽殖民地副總督和本地多名華紳登船拜謁。這些登船的華紳共有大約30人,他們身穿清朝官服,見到醇親王時都跪倒叩拜,行的是三跪九叩大禮。[5]

醇親王一行人前往同濟醫院參觀,並受到本地先賢林文慶、宋旺相等獻上頌詞,他之後也到了李清淵的振裕園遊覽,到夜晚才回到船上,隔天清晨續程前往德國。醇親王以皇親國戚的身份到訪新加坡這個看起來不太起眼的地方,這個舉動對當時的華人來說是非常特別的,雖說在他之前也有別的清廷官員來過,但醇親王的角色更接近清政府的權力核心,這種象徵讓海外華人越發覺得自己的重要,也與中國的距離越來越近,可以激發華人的愛國之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德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典禮,已高齡七十多歲的李鴻章奉命作為頭等專使前往祝賀,途中也在新加坡留下了足跡。作為朝廷重臣,李鴻章所到之處自然備受尊重,連英國方面也特別指示海峽殖民地總督,在他抵新之時,鳴炮十九響以示尊敬。[6]

同濟醫院舊照

在李鴻章還未到達新加坡的前幾天,本地華文報章已事先發布消息,而且領事館也將碼頭的布置及相關人員安置妥當,務必讓他能感覺到被尊重。

當李鴻章終於在4月7日凌晨抵達時,受到眾華人的熱烈歡迎,清廷駐新總領事張振勛、華民政務司、日本領事及多著名華族紳商登船謁見,隨後同李鴻章等人登岸。當時碼頭上擠滿人群,大家爭睹李鴻章的風采。[7]

據《新加坡華人通史》記載,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下南洋時,不僅沿途受到海外華裔熱情接待,就是當時的殖民地駐新總督也設宴接風,本地不少先賢如陳金鐘、林文慶、佘連城等都是座上客。

清政府在新設立領事館

隨著清朝海外移民持續大增,在東南亞具有較大經濟實力,引起了清政府重視,所以當首任出使英國欽差大臣郭嵩燾倡議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時,朝廷並沒有異議。

如本文之前說過的,於是1877年,清朝駐新加坡領事館成立,還「兼轄海門等處交涉事務」(「海門」指是指英屬海峽殖民地:新加坡、馬六甲和檳城),從此至1911年清皇朝倒台為止,一共有11名清廷駐新加坡領事及總領事。首位駐新專業外交官是精通英文和法文的左秉隆。他之前在駐英使館擔任翻譯官。

左秉隆到任後大力推廣中華文化,積極辦教育,掀起了興學之風,還把自己一部分的薪水捐作獎學金鼓勵莘莘學子。他先後兩度受委為駐新總領事,前後在新加坡待過13年。

首位駐新專業外交官是精通英文和法文的左秉隆。

不過早在清廷於新加坡正式設立領事館之前,本地廣東幫僑領胡亞基受委擔任領事。胡亞基15歲從中國南來新加坡,在其父創辦的黃埔公司工作,人稱黃埔先生,今天惹蘭勿剎一帶的黃浦區地名由此而來。

由此可見,清朝與新加坡的關係並非如網民所說的「始於孫中山」為籌募革命經費的時代,無論是官方或民間在此很早之前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本地著名歷史學者,也是《新加坡華人通史》主編柯木林先生在《導論》中說:「從清廷駐新領事到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乃至1930年代的抗日救亡運動,本地華族社會都有深度參與」,因此新華歷史脈絡與清史不僅有交織,甚至還有很多內容有待深入研究。

新中兩國在2015年慶祝建交25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那年11月7日到訪我國,並受到了我國政府高規格的接待與民眾熱情的歡迎,兩國的歷史又進入了新的篇章。

一轉眼,新中兩國在今年慶祝建交30周年。

注釋:

[1](見李鍾珏《新加坡風土記》)

[2]《大清律例全纂》,卷二〇

[3] Gunther Barth: Bitter Strength, Harvard Univ.Press, p54, 1974

[4]《清季駐新加坡領事之探討》第九十七頁

[5]《叻報》,一九〇一年十月二十八日,第二版

[6] 崔貴強,《晚清官吏訪問新加坡》

[7]《清季駐新加坡領事之探討》第九十六頁

關於作者

沈斯涵,80後,生於新加坡,曾任新加坡新傳媒中文新聞與時事組《焦點》節目編導、新加坡《聯合晚報》意外組記者、電台883中文新聞主任。閒暇時陶醉在明清歷史的殘垣敗瓦堆中,工作時與方塊文字早晚作伴。2012年創立新加坡清史研究學會,並擔任會長至今。2015年出版詩集《睹物斯人》。

其他社團職務:新加坡作家協會財政、新加坡五月詩社總務、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新加坡南洋沈氏公會青年團兼會員股主任、新加坡錫山文藝中心受邀理事、新加坡全真教化協會執委、新加坡教育部屬下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委員、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屬下中文讀書會委員會委員、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屬下刊物出版諮詢團成員。

555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5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747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5814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4788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446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275次閱讀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2025年05月08日   •   3933次閱讀
聊聊新加坡共和國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