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收到椰友的留言
大家都希望能夠在家辦公
減少感染病毒的幾率

新加坡政府也是這樣呼籲僱主
讓符合條件的員工在家工作
但是,並不是所有公司
都積極響應
最近,新加坡人力部大刀闊斧
直接出了個新政
規定升級,加強法律管制
確保僱主務必遵守這項措施!

新加坡本地感染病例
在昨天,再一次超越境外病例
辦公室更是病毒傳播的地方之一
在家辦公勢在必行!

圖源:海峽時報
01
新加坡人力部出新政
昨天,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
在防疫跨部門小組會議上表示
已經有很多公司
讓員工在家辦公了
當局相信一些公司可以做的更好
人力部決定升級規定
加強法律管制
確保僱主務必遵守這項措施

來源:海峽時報 ST報道
一起看看之前的規定
是這個畫風的
工作場所防疫規定
所有公司和工作場所,應儘可能將其員工:
安排在家中上班,尤其是對弱勢雇員(例如,年長,懷孕和已有疾病的雇員),並且安排適合在家工作的內容,必要時要給員工提供電腦等所需設備。

因為之前政策規定
是儘可能安排
於是有些僱主就比較「佛系」
為了能夠落實這項舉措
人力部決定強制執行
不遵守規則的公司
就要發停工令,還會罰款!

圖源:Yahoo News Singapore
隨著本地傳播的增加
這政策是肉眼可見的
一次次升級
最初:建議儘量讓雇員在家辦公
之後:政策從建議變為強制性
現在:加強執法力度,法律約束
*符合在家辦公條件的崗位

圖源:officelovin.com
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才是符合在家辦公的崗位?
人力部表示會宣布更多細節
但是,我們也能從現在
一些公司的舉措里尋找到蛛絲馬跡
02
誰適合在家辦公?
辦公室里的文員
相比之下,比較適合在家辦公
不過新加坡人力部表示
單單只CBD來說
現在大約只有40%的員工在家辦公
明顯是遠遠不夠的

圖源:the business times
像是服務行業
比如超市售貨員
那肯定是不適合在家辦公
還有製造業,交通業
比如司機和送貨員等也不能在家辦公
就要遵守安全距離的規定
並且錯開時間上班
工作場所防疫規定
對於無法在家工作的角色或職能,僱主應該做到:
公共區域:在會議室,用餐區,休息區等,讓座椅和設施間保有安全距離(至少1米)
減少互動:減少員工之間身體上的互動接觸,保持工作距離
錯開工作時間:減少高峰期在公共區域(電梯和大堂等)內的接觸
分組工作:將員工分組,錯開來公司的時間
推遲活動:非必要的會議,活動等都要推遲,比如用電話會議形式,如果一定要開會,就要保持距離。

圖源:海峽時報 ST
來看看人力部執法的決心
稽查員直接 增加五倍
100多個人全島突擊
要知道之前就有
21間公司因違反安全距離被發停工令

來源:海峽時報 ST報道
規定要執行到什麼程度?
楊莉明說:「原則上我們希望公司
盡最大能力達到100%在家辦公
看各個公司的具體情況而定
人力部長可謂是苦口婆心:
奉勸僱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
如果公司有人感染了
那就不是停工和影響生產率
這麼簡單了
03
公共運輸安全嗎?
全島公共場所已實行
安全距離準則
但是公共運輸並沒有拉開距離
早晚高峰地鐵、巴士上
還是有很多上班族
這也是通勤的員工一個擔憂
如果不能夠在家辦公
如何避免和公共運輸上乘客的接觸?

圖源:quartz
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表示
公共運輸的人流量已下降30%
新舉措應該會
再度減少公共運輸上的人流
04
政策或持續到年底
重點來了!他還表示疫情
看起來要持續到年底
so各種預防措施可能得延續至年底
這可不是像有些人想的
一個月,兩個月就能結束的事情了
在家辦公到年底?

來源:Getty Image
禁止外國遊客入境到年底?

圖源:CNA亞洲新聞台
保持公共安全距離到年底?

圖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不能去酒吧,電影院到年底?

圖源:8days
這簡直是有點無法想像
不過,疫情瞬息萬變
年底,並不是各項措施解禁的
實錘時間
我們當然都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島民儘早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
這,還都得靠大家!
05
防疫靠你我!
本地社區傳播度這個「炸彈」
可能分分鐘就炸了
到底能不能拆彈?完全在你我!


來源:海峽時報報道
NUS專家表示
大家必須要和政府合作
保持個人衛生
遵守安全距離和儘量待在家裡
如果大家繼續在公共場所
進行不負責任的社會行為
那麼前景就不樂觀了!
對於新加坡來說未來兩周
至關重要!!!
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規定
那麼,任誰也控制不了爆發了

圖源:CNBC
現在,阻止社區傳播的關鍵
已經掌握在普通民眾的手中了!
在過去的3天
新加坡本土病例增加了15%
境外病例增加了5%
雖然本地有926例確診病患
但是專家提醒大家別只是看數字
主要看有多少病例
是未知來源無法追查的
新加坡當局對病例緊密追蹤
926這個數字也不必過於恐慌

圖源:CNN
但是!如果接下來兩周
大家還是放飛自我
本土傳播就可能面臨失控
越來越多無法追查的病例
可能導致病例暴增
專家表示,一旦ICU病床需求
超過了現有病床數
醫療體系無法面對突發的猛烈衝擊
幾天內就會不堪重負!

圖源:海峽時報 ST
椰子呼籲大家 接下來兩周太重要了 大家一定負起社會責任,遵守規定 手握防疫「重權」 咱們,千萬不能掉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