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嫁到新加坡,這20年過得怎麼樣~
在通心粉中,有很多人都是從中國來新加坡打拚的!隻身在新加坡打拚,自己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

有人在新加坡打拚幾年,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而有的人在打拚的過程中遇到自己的另一半,留在新加坡立業成家,一輩子都和這個國家有了羈絆…… 今天萬事通要帶來的故事,主人公凱薩琳就是位新加坡媳婦!她嫁到新加坡20多年,這裡有她愛的家人和事業!今年她打算申請新加坡公民了……

『 』 凱薩琳說,「我感覺這裡就是家,我幾乎一半的人生都在新加坡度過。比起原來菲律賓的國籍,我覺得自己更像個新加坡人。我的心、我的愛好、我的工作都在這裡。」
22歲來新加坡工作 在新加坡遇到一生的愛人 今年46歲的凱薩琳,24年前從菲律賓到新加坡工作,是一位兢兢業業的護士。 當年22歲的她,接受護理教授的建議,畢業後申請到新加坡當護士。當時的她對新加坡一無所知,只知道新加坡人大多數是華人,甚至不知道新加坡還有馬來人和印度人。

初來乍到,她被安排到新加坡中央醫院工作,雖然凱薩琳大學時是以英語學習的護理,但到了新加坡,大家說的新式英語她完全聽不明白。就連她熟悉的醫療名詞也與新加坡醫院所使用的不同,一切都得重新學起。好在她勤奮努力,同事們也很有耐心,她慢慢就適應了新加坡的工作節奏……

本來只打算在新加坡工作幾年就回菲律賓的凱薩琳,因為認識了自己的另一半而改變了! 說起凱薩琳和自己老公安華的相識,還特別有意思!來新加坡一年後的一天當時她休假在宿舍休息,一名男子突然敲門,聲稱要檢查護士的擁擠居住環境,這可把凱薩琳和室友們嚇壞了!單純的她信以為真,擔心要搬出去住。玩笑開過了,男子才承認他是凱薩琳一名室友的朋友,兩人串通好跟大家開個玩笑。 一個玩笑讓凱薩琳和青年安華相識,兩人在朋友的撮合下開始約會。安華是馬來人也是虔誠的回教徒,年齡比凱薩琳大23歲…… 兩人國籍不同、年齡相差巨大、宗教信仰不同,但是真愛讓他們選擇李潔和尊重彼此!信奉天主教的凱薩琳上了回教課程了解這個信仰,兩人交往約兩年後,她便決定改教成回教徒。她說:「我覺得宗教都教導正麵價值觀,本質上沒有太大差別。」 而安華也願意在聖誕節的時候和她一起慶祝~

凱薩琳一家三口 互相尊重的兩人交往8年後,2005年兩人喜結連理!

信仰的改變意味著新的生活方式,她得吃清真食物、每年禁食守齋戒一個月、工作時間外也得一天祈禱五次。 一開始時,她覺得不要適應,但凱薩琳身邊有不少回教的朋友,有什麼疑問都能向他們請教,慢慢地凱薩琳就融入了。 如今凱薩琳的女兒已經12歲,讀中學一年級了!凱薩琳的父母都還在菲律賓,她曾考慮過要不要回菲律賓,但是因為女兒、妹妹還有自己的老公都在新加坡,所以她還是決定留下來……
經營好家庭 打拚好事業 在新加坡的這些年,凱薩琳不僅經營好自己幸福的小家,在事業上也絲毫沒有懈怠~ 從最低的醫療助理做起,凱薩琳因表現良好獲得醫院獎學金進修,10多年後成為新加坡中央醫院的首名菲律賓籍臨床護理導師,成為其他護士心中的楷模。

剛到新加坡時,凱薩琳是醫院的醫療助理,但是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打拚一步步升職。2008年她在醫院的獎學金計劃下全職修讀助產專科文憑,隔年還半工半讀,完成護理文憑課程。 修讀專科文憑時,凱薩琳的女兒才八個月大,但她還是努力完成了挑戰。最終,她在2015年擔任臨床護理導師,是第一名在中央醫院擔任這個職位的菲律賓人。 她真心熱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之餘,她在朋友的介紹下帶女兒到社會服務團體「願之心」當義工,她們會在廚房幫忙準備食材,讓弱勢群體享用豐富的餐食。 談到為什麼願意抽空當義工,她回答道:「我每天接觸病患,有時候也會跟他們聊起他們面對的挑戰。我真的很同情他們,特別是沒有人照顧的老人家。因為了解他們的問題,我更想要幫助他們,為他們帶來歡樂,同時也回饋社會。」 善良、勤奮的凱薩琳在新加坡過著她平凡但不平庸的幸福人生,她是菲律賓人、丈夫是馬來人,女兒在學校學習的第二語文是華語,參加的課外活動是印度舞蹈。一家三口體現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這不就是新加坡的縮影麼? 通心粉們,你們看了凱薩琳的故事有什麼想說的呢?戳「寫留言」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