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加坡的新冠病患在確診之後,不論健康狀況是否良好或病患是否出現症狀,病患必須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測試中連續兩次都呈陰性,才能被批准回到住宿。然而,這個標準已經在昨天正式被改變了,新加坡的新冠病患將有新的出院標準。

(圖源:Xtarfish的Youtube)
在5月28日的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新加坡衛生部部長顏金勇表示,從病患出現症狀的日期開始21天之後,只要病患臨床表現良好且不再出現症狀,就不必再進行檢測,便可以安排出院。因此,新加坡新冠病患的出院標準將正式按照時間為準,不再使用「雙陰性」標準。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病患出院後必須待在住宿里7天,等到出現症狀後的第29天才能復工。

(圖源:顏金勇臉書)
顏金勇部長表示,許多國外研究都陸續證實,病患在出現症狀前一兩天的傳染能力最高,病發14天之後便不再具備傳染性病毒。這些病患有可能還會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測試中呈現「陽性」,但是這些病毒的核糖核酸(RNA)碎片已經不再具備傳染能力。
PCR檢測陽性但無症狀者有兩種可能,一是體內仍帶活性病毒,仍可傳播,本身尚未發病,這些很可能發生在發病前三天,而到了發病前半天,開始大量排放病毒,傳播力達到高峰,姑且稱為A類。
另一是已經本身免疫能力已經戰勝病毒,體內存有病毒碎片,已無傳播力。積極檢測結果為無症狀和血清抗體陽性,說明已經康復,我們稱為B類。
此外,世衛組織最近也發出了建議,新冠病患在病發10天後,如果3天沒有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情況,便可以出院。
在5月23日,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和醫學科學院傳染病醫師分會(Academy of Medicine’s Chapter of Infectious Disease Physicians)發表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新冠患者染上病毒的11天之後,就不再具備感染性。

(圖源:National 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官網)
不過,新加坡還是採用了比較謹慎的做法,延長至21天才允許病患出院。國家傳染病中心的執行董事梁玉心教授表示,那些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例如癌症病患體內的新冠病毒可能具備更久的感染性。
「活性」病毒可能在這些病患體內存活較久的時間。這個建議也被衛生部採用了。
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Director of Medical Services MOH)麥錫威副教授指出,免疫系統收到抑制的病患身上的病毒傳播能力和自身的康復能力和一般人不同。因此,對於那些免疫系統收到抑制的病患,仍然要經過連續兩次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測試都呈「陰性」才能出院。
一項針對新加坡766名病患的研究顯示,有一小部分患者即使過了很長時間,已不再具備傳染性,但是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測試仍顯示「陽性」。其中30%病例在第15天PCR檢測為陰性,而95%的病例在第33天PCR檢測為陰性。

目前,美國、英國、韓國、愛爾蘭等國家都已經採用了類似按照時間劃分的出院準則。相信全世界的科學家已經更進一步地了解新冠病毒,讓更多的國家可以順利地抵抗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