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路器」究竟是什麼
今天是「斷路器」阻斷措施的最後一天。「斷路器」4月7日啟動,6月1日夜裡結束,為期8周。
「斷路器」究竟是什麼? 首先,「斷路器」不是封城。因此,人們沒有見到傳說中的全民關禁閉,沒見到軍警封路,沒見到社區居委會封小區,憑證出入。
儘管沒有一般人理解的封城,但是,「斷路器」初期在國會緊急通過的「冠病臨時措施法令」,對被檢測到的違法者嚴懲不貸,不分男女,不分年齡,不分國籍。其中包括違反居家通知出門三小時買口罩的美籍機師Brian Dugan Yeargan,被判坐牢四周,還有22歲青年男子鄭春賢在居家隔離結束前半個小時外出吃印度煎餅,被罰款1500元。
根據衛生部長的說法,「斷路器」是緊急拉閘。為何緊急拉閘?因為當時社區疫情已經爆發,客工宿舍疫情也開始爆發,形成了兩個前線。
之所以形成兩個前線,是因為大型客工宿舍與本地社區的應對措施不一。前者可以進行「封城式」集中管理,統一安排送餐、送電話卡、安排匯款、安排醫療隊進駐等,宿舍內外的人交集較少。這是社區無法做到的。
如果4月7日沒有啟動「斷路器」,新加坡極其有限的醫療資源和社會資源肯定支撐不了兩頭同時作戰。
「斷路器」之所以稱為「斷路器」而非封城,正是因為它的設計功能不是為了掐斷病毒傳播,而是壓平峰值,為社會和醫療系統爭取時間,同時,爭取維繫社會和醫療系統繼續運作的經濟資源。
「斷路器」於4月3日宣布,7日啟動。啟動之後兩周,4月21日,每日新增病例達到峰值,之後穩定下來,不再爆發,並略有下降。

儘管下降並不顯著,必須注意的是,4月高峰時期,檢測的是出現症狀的;到了5月中旬,由於出現症狀的病人已經轉移到醫院和方艙,開始檢測無症狀人員。這些無症狀人員一經PCR檢測陽性,即列入確診名單。統計準繩與一些國家並不一致。
前文已述,本地社區疫情管控比客工宿舍不同。社區的特點是沒有進行全封閉式管理,從這點上看,社區疫情防控較客工宿舍不易;另一方面,社區的居住密度遠遠不像客工宿舍這麼高,感染率遠遠比客工宿舍低,從這點上看,社區疫情防控較客工宿舍不難。
「斷路器」為何8周後的明天可以分階段解封?新加坡政府的依據有兩條:客工宿舍疫情不再爆增,社區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
實際上,在8周「斷路器」中,5月5日、12日、19日是進行過極小部分的鬆綁的,包括允許部分製造業復工,中藥行、理髮店等復工,會考班學生錯峰迴校等等。

在5月5日、12日、19日給社區進行三次「微解封」之後,社區新增病例並無反撲。自5月11日起,每日新增社區病例持續控制在個位數,除了5月21、23日。
本月初以來,當局對宿舍客工、必要服務領域職工、學前教育職工、安老院和療養院職工和住戶等進行積極主動檢測,篩找無症狀人員。
與一些國家不同的是,只要是PCR檢測結果陽性,即列為確診,血清檢測結果陽性的也追加為確診。
新加坡對安老院和療養院職工和住戶22000多人檢測中,5人確診;對學前教育職工32000多人檢測中,13人確診;這些確診者大部分為無症狀或已康復,說明社區中的感染率不高。
在醫療資源方面,截至5月31日,病癒人數已超確診人數之六成。加護病房、其他病房、方艙醫院、社區康復措施等資源壓力較之月初已大大緩解。累計病逝人數維持在23人。

病毒散播受到遏制,社區中的感染率不高,醫療資源日漸緊張的情況得到不小的緩解,相信這些加強了政府的信心。5月19日,政府宣布「斷路器」按計劃於6月1日結束。但是,「斷路器」結束之後並不立即解封,而是分三個階段。

進入明天啟動的「第一階段:安全重開」之後,有些行業可以復工,有些可以重啟,例如中醫針灸、染髮、探望父母和祖父母等。
但是,很多目前不能做的事,到時仍然不能做,例如朋友聚會、堂食、娛樂、體育賽事、補習與興趣班等,目前居家辦公的到時仍然得繼續居家辦公。
所以,有人說,與其說是解封,不如說是續封,但稍微放鬆一些。

從目前看來,第一階段有望本月底之前結束,然後啟動第二階段。 到了第二階段,多一些商業活動和社會活動可以重啟,初步恢復經濟活力。
但是,只要疫情反撲,隨時需要重新拉閘斷電。
根據目前國內國際疫情,我們的判斷是,如果一切順利,第二階段至少為期3個月,也就是說,最早10月才進入第三階段。
到了第三階段,夜店、酒吧、電影院、健身房等可以復工。
其實,如果10月可以進入第三階段,應該還算是快的了。 別忘了,從第一天開始,新加坡政府的決策判斷一直是——這是一場持久戰。
如果11月、12月才進入第三階段,我們不會感到太意外。
如果這三個階段執行中任何時候出現大反撲,那麼,所有時間線還得往後移。
出現反撲的可能性絕對存在。各種潛在的感染源在接下來幾個階段都會陸續出現,包括社區潛伏感染源、客工復工後與社區交叉感染、恢復哪怕是部分國際商務旅行之後的交叉感染等等。
5月31日疫情回顧
現在讓我們回顧昨天疫情。
5月31日,新加坡新增確診518例,累計34884例。12841人在方艙或社區護理/康復設施;在院有313人;有8人在加護病房(ICU),比前日多1人;當日病癒出院972人,累計出院21699人,為病例總數之62%。病逝累計維持在23人。


療養院22000多名職工完成檢測
衛生部昨天(5月31日)文告說明,於5月8日、30日,分別為療養院住戶22000多人完成拭子測試。
完成檢測的22000多人中,約9000名是療養院職員,其中一人確診,為34歲菲律賓籍女子,是仁慈宏茂橋療養院職員,5月7日確診。
另,在13200名接受檢測的療養院住戶中,4人於5月20日確診,為四美的旺年護理之家(Orange Valley Nursing Home)住戶。

新加坡社區病例

5月31日,新加坡本地社區新增2病例,為新加坡公民1人、永久居民1人。情況如下:
1. 18歲男性永久居民(第34724例):5月28日出現症狀,30日確診,感染源不明。
2. 73歲新加坡籍婦女(第34732例):5月26日出現症狀,30日確診,感染源不明。
新發病例活動過的場所
衛生部發布新發病例過去14天活動過的場所與時間表(14日滾動列表),棗紅色部分為昨天新增信息:


衛生部指出,上述新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已經追查並接獲當局通知。衛生部提醒公眾,如在上述時間曾到過上述地點,必須在14天內不間斷監測自身健康,如出現急性呼吸系統症狀(咳嗽、咽痛、流鼻涕)或發熱、喪失味覺嗅覺,須立即求醫。
感染群追查

新加坡5月31日追查到1個新感染群,為大士南3大道(Tuas South Avenue 3)128號的客工宿舍,先前確診的11人證實互相關聯,形成本感染群。

圖源:物業官網
客工宿舍病例
住在大型集體宿舍和工廠改建宿舍的客工(WP)新增確診516例。

鄰國疫情
5月31日,印尼新增700例(累計26473例);菲律賓新增862例(累計18086例);馬來西亞新增57例(累計7819例);泰國新增4例(累計3081例),皆為境外輸入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