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島健身房最早將於第二階段開放,第一階段起可申請錄製線上課程

2020年05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體育理事會表示,在6月2日開始的第一階段解封期間,本地公共和私人體育休閒設施將繼續關閉。不過,業者可申請使用健身房設施來錄製線上課程。

新加坡在病毒阻斷措施結束進入逐步開放的第二階段時,健身房等運動設施和場所在遵守安全距離等相關條例的情況下,可獲准重開。根據新加坡體育理事會日前發出的文告,這些設施是否能重開,視小組人數限制、安全距離措施以及環境因素而定。

空氣較流通的戶外設施可率先重開。恢復運作後,也得遵守小組人數限制,人與人之間也要儘量減少互動。小組人數限制也可能會逐步放寬。

無法保持安全距離的運動,例如用戶之間有肢體接觸的仍須暫停,直至疫情情況較穩定,不過技術方面的練習活動可以進行。當局也不鼓勵公眾共享運動器材。在球場等運動場地外圍觀的觀眾,也得遵守安全距離措施。

健身房等第一階段可申請返回運動場所錄製網課!

健身房等相關業者可在第一階段期間,向貿工部申請返回運動場所或設施錄製網絡課使用的教材,不過獲准回去的人數也有限。業者也只能在公司場所或設施範圍內錄製教學視頻,不能在戶外。

儘管阻斷措施下將結束,體理會還是鼓勵公眾儘量繼續在家運動,尤其是年長者,以減少社區傳播的風險。若外出運動,則應該在自己的鄰里社區,獨自或跟同住的家人一起進行快走、跑步或騎腳踏車等基本運動。公眾不能與不同住的家人或朋友運動,私人教練也不能到他人的家教課。

進行跑步等激烈運動時不必戴口罩,不過在運動結束後應立即戴上,並馬上回家。為了減少不同家庭的人交流接觸,所有ActiveSG設施,包括社區體育館會在第一階段繼續關閉。

而在設施開放後,尤其需要注意這些容易聚集暗藏病菌的場所:

帶氧運動區:跑步機放手機位置最危險

跑步機、單車機、划艇機和太空漫步機,都屬於帶氧運動區的設備,機上的扶手容易沾上細菌,存放手機位置亦不能忽視,因為手機容易黏上使用者唾液,當人人都放手機於同一位置,細菌病毒更易傳播,加上跑步機存放水杯和手機電話的位置,都在跑步帶前方,汗水和唾液容易灑到該處,風險更高!

熱身區:自行消毒瑜伽墊

熱身區放置了瑜伽墊,大家都坐下拉筋伸展,身體多個部位都接觸到瑜伽墊,用家甚至會近距離面向墊。大家使用時不要依賴店員清潔,自己噴消毒酒精到墊上較安全。

負重訓練區:所有器材都高危

健身椅、啞鈴和壺鈴等器材多人使用,難以追尋上一名使用者,所以消毒濕紙巾要常備身邊,每次使用前都要抹一抹。

搏擊區:避用公共拳套

搏擊運動易有近距離接觸,自然要多加小心,此外,公共拳套和腳套都是黑點,內層緊貼身體,外層往往打到別人臉上,所以累積了很多人的汗水和垂液,建議大家自備拳套,每次使用前後都立即清潔,避免累積不同人的體液。

更衣室:回家才洗澡

風險最高的地方,所以政府體育館都未開放更衣室,大家都赤腳走來走去,赤條條在霧氣重的浴室洗澡,所以還是不要脫下襪子和洗澡,短暫停留為妙。

最後,運動服和手套定必接觸到很多健身器材,謹記每次都要包好,並帶回家清洗。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城抗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個人及公共衛生,強身健體同樣重要。不過,這段時間做運動也要加倍小心,強度太高、時間太長、次數太密,隨時適得其反,影響免疫系統,令身體易被細菌病毒入侵。

這段日子應否外出跑步或運動,也成為新加坡跑友間的話題。事實上,完全停止運動的確對肌力和心肺功能都有影響,就一般人而言,停止訓練6至7星期,肌肉肯定流失。但是在疫情特殊時期,更要注意運動與免疫系統之間的關聯。

研究指出,適量運動有效促進免疫系統的細胞運作,對抗細菌和病毒,但大家要小心調整訓練強度,否則免疫系統將出現3至72小時「空窗期」,運動之所以能促進健康,因為在恢復的過程中,身體會有「超額補償」(Overcompensation Effect),幫助我們對抗疲勞和恢復狀態,這就是運動對免疫系統有幫助的原因。

但要注意的是,「超額補償」期間,身體易有3至72小時「空窗期」,抵抗力短暫下降,所以專業運動員特別容易感冒。所謂高強度,七至八成以上的就算是劇烈運動,所以一般適量運動(強度七成以下)大致沒有問題,但大家要注意運動後的恢復,飲食均衡、有充足補給和睡眠,令身體處於良好狀態。

大家必須知道,每人身體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若有疑問,應立即請教醫生或專業人士意見。肺炎期間亦要注意衛生,減少外出,若真的要去跑步,請注意個人及公共衛生,避免人群聚集。

由於阻斷措施期間仍有不少人成群結隊到體育場運動,目前新加坡全島所有體育場仍處於關閉狀態,避免民眾在體育場聚集。

新加坡全島體育場原本開放讓民眾各自運動,許多人卻成群結隊到體育場,違背阻斷措施的初衷,新加坡政府因此決定調整措施,即日起關閉所有體育場。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指出:

我們並沒阻止民眾出外運動,但應獨自或跟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一起,並在自己的鄰里運動,不要特地開車到另一個地方運動。我們要減少任何行動,在住處附近完成所須做的事就行。不要聚集一起運動、跑步或騎腳踏車,這樣的活動是違法的。

黃循財強調,阻斷措施的用意就是減少民眾的行動,儘量留在家中,避免自己成為最弱的那一環,導致一個大感染群湧現。「我們已得處理巨大的勞工感染群,我們就不要在這之外讓社區內出現更多感染群,要做到這一點,大家真的需要做好本分。」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