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岛健身房最早将于第二阶段开放,第一阶段起可申请录制线上课程

2020年05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体育理事会表示,在6月2日开始的第一阶段解封期间,本地公共和私人体育休闲设施将继续关闭。不过,业者可申请使用健身房设施来录制线上课程。

新加坡在病毒阻断措施结束进入逐步开放的第二阶段时,健身房等运动设施和场所在遵守安全距离等相关条例的情况下,可获准重开。根据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日前发出的文告,这些设施是否能重开,视小组人数限制、安全距离措施以及环境因素而定。

空气较流通的户外设施可率先重开。恢复运作后,也得遵守小组人数限制,人与人之间也要尽量减少互动。小组人数限制也可能会逐步放宽。

无法保持安全距离的运动,例如用户之间有肢体接触的仍须暂停,直至疫情情况较稳定,不过技术方面的练习活动可以进行。当局也不鼓励公众共享运动器材。在球场等运动场地外围观的观众,也得遵守安全距离措施。

健身房等第一阶段可申请返回运动场所录制网课!

健身房等相关业者可在第一阶段期间,向贸工部申请返回运动场所或设施录制网络课使用的教材,不过获准回去的人数也有限。业者也只能在公司场所或设施范围内录制教学视频,不能在户外。

尽管阻断措施下将结束,体理会还是鼓励公众尽量继续在家运动,尤其是年长者,以减少社区传播的风险。若外出运动,则应该在自己的邻里社区,独自或跟同住的家人一起进行快走、跑步或骑脚踏车等基本运动。公众不能与不同住的家人或朋友运动,私人教练也不能到他人的家教课。

进行跑步等激烈运动时不必戴口罩,不过在运动结束后应立即戴上,并马上回家。为了减少不同家庭的人交流接触,所有ActiveSG设施,包括社区体育馆会在第一阶段继续关闭。

而在设施开放后,尤其需要注意这些容易聚集暗藏病菌的场所:

带氧运动区:跑步机放手机位置最危险

跑步机、单车机、划艇机和太空漫步机,都属于带氧运动区的设备,机上的扶手容易沾上细菌,存放手机位置亦不能忽视,因为手机容易黏上使用者唾液,当人人都放手机于同一位置,细菌病毒更易传播,加上跑步机存放水杯和手机电话的位置,都在跑步带前方,汗水和唾液容易洒到该处,风险更高!

热身区:自行消毒瑜伽垫

热身区放置了瑜伽垫,大家都坐下拉筋伸展,身体多个部位都接触到瑜伽垫,用家甚至会近距离面向垫。大家使用时不要依赖店员清洁,自己喷消毒酒精到垫上较安全。

负重训练区:所有器材都高危

健身椅、哑铃和壶铃等器材多人使用,难以追寻上一名使用者,所以消毒湿纸巾要常备身边,每次使用前都要抹一抹。

搏击区:避用公共拳套

搏击运动易有近距离接触,自然要多加小心,此外,公共拳套和脚套都是黑点,内层紧贴身体,外层往往打到别人脸上,所以累积了很多人的汗水和垂液,建议大家自备拳套,每次使用前后都立即清洁,避免累积不同人的体液。

更衣室:回家才洗澡

风险最高的地方,所以政府体育馆都未开放更衣室,大家都赤脚走来走去,赤条条在雾气重的浴室洗澡,所以还是不要脱下袜子和洗澡,短暂停留为妙。

最后,运动服和手套定必接触到很多健身器材,谨记每次都要包好,并带回家清洗。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城抗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个人及公共卫生,强身健体同样重要。不过,这段时间做运动也要加倍小心,强度太高、时间太长、次数太密,随时适得其反,影响免疫系统,令身体易被细菌病毒入侵。

这段日子应否外出跑步或运动,也成为新加坡跑友间的话题。事实上,完全停止运动的确对肌力和心肺功能都有影响,就一般人而言,停止训练6至7星期,肌肉肯定流失。但是在疫情特殊时期,更要注意运动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联。

研究指出,适量运动有效促进免疫系统的细胞运作,对抗细菌和病毒,但大家要小心调整训练强度,否则免疫系统将出现3至72小时“空窗期”,运动之所以能促进健康,因为在恢复的过程中,身体会有“超额补偿”(Overcompensation Effect),帮助我们对抗疲劳和恢复状态,这就是运动对免疫系统有帮助的原因。

但要注意的是,“超额补偿”期间,身体易有3至72小时“空窗期”,抵抗力短暂下降,所以专业运动员特别容易感冒。所谓高强度,七至八成以上的就算是剧烈运动,所以一般适量运动(强度七成以下)大致没有问题,但大家要注意运动后的恢复,饮食均衡、有充足补给和睡眠,令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大家必须知道,每人身体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若有疑问,应立即请教医生或专业人士意见。肺炎期间亦要注意卫生,减少外出,若真的要去跑步,请注意个人及公共卫生,避免人群聚集。

由于阻断措施期间仍有不少人成群结队到体育场运动,目前新加坡全岛所有体育场仍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民众在体育场聚集。

新加坡全岛体育场原本开放让民众各自运动,许多人却成群结队到体育场,违背阻断措施的初衷,新加坡政府因此决定调整措施,即日起关闭所有体育场。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指出:

我们并没阻止民众出外运动,但应独自或跟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一起,并在自己的邻里运动,不要特地开车到另一个地方运动。我们要减少任何行动,在住处附近完成所须做的事就行。不要聚集一起运动、跑步或骑脚踏车,这样的活动是违法的。

黄循财强调,阻断措施的用意就是减少民众的行动,尽量留在家中,避免自己成为最弱的那一环,导致一个大感染群涌现。“我们已得处理巨大的劳工感染群,我们就不要在这之外让社区内出现更多感染群,要做到这一点,大家真的需要做好本分。”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