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薩馬爾樂於助人,常探望居民。(取自新加坡行善運動理事會面簿)
外號「玫瑰阿姨」的82歲老婦住杜佛路組屋50年,照顧毗鄰八旬失智老翁長達五年,甚至不時幫他打包早餐,熱心人緣好的她獲頒「好鄰居獎」。
82歲的拉薩馬爾受訪時透露,她住在杜佛路組屋近50年,幾乎認識社區里的每一名居民,五年前停工後,為打發時間,時不時就會到民眾俱樂部找居民聊天。
「那裡每個人都贊我如玫瑰一樣漂亮,所以給我取了『玫瑰阿姨』的外號,之後社區里的人也這樣稱呼我。」
拉薩馬爾說,她喜歡到處走動與年長居民們談天,因此發現一些年長者不知如何照顧自己,就會給他們建議和提醒。
其中一名居民就是住在她隔壁的82歲失智老翁,後者曾和她一起工作過,對方過去曾兩次住院,第一次還因糖尿病而鋸掉了左腳的一根腳趾。

拉薩馬爾(左一)樂於助人,常探望居民。(取自新加坡行善運動理事會面簿)
這段期間,拉薩馬爾經常探望他,也在他住院期間幫忙照看住家。老翁出院後,仍能走動,但他大多數時間都躺在床上,不願出門。
由於老翁的女兒要工作,因此會把錢給女傭,吩咐她買食物,但女傭卻一直買一樣的食物。拉薩馬爾因此決定扛起這個責任,每天風雨不改幫老翁打包早餐。
「如果老翁拒絕吃東西或沖涼,他的女傭會向我求助,老翁最終會聽我的話。」
拉薩馬爾的行為深深打動了老翁的女兒,為了向她表達感激之意,女兒於是提名她,拉薩馬爾在今年6月獲頒「好鄰居獎」,以表揚她樂於助人的精神。這獎項是由建屋發展局、人民協會合辦,並獲得新加坡行善運動理事會和新加坡報業控股的支持。

拉薩馬爾(左三)和居民們打成一片,也時常一起出門。(受訪者提供)
拉薩馬爾也說,住在她家樓下的66歲女鄰居患有精神分裂症,又孤家寡人,曾因跌倒傷到腳神經,需吃止痛藥,但時不時需回醫院複診或求醫。
「她有時沒錢的話,我就會給她10多元當車費,有時也會下樓陪她聊天解悶。」
她透露,兒子也會幫忙買貓糧和貓砂,給女鄰居的三隻愛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