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2日訊)35歲女兒當啃老族,為了買房要父母把銀行和公積金戶頭的錢全轉到她名下,父親還要掌摑母親讓她消氣,慈父被逼到自殺邊緣,忍無可忍,最後將女兒活活勒死後,今早被判坐牢2年9個月。
這起命案發生2018年11月19日下午3時43分,地點是勿洛南第171座組屋的一間單位。
被告是現年66歲的陳添財,案發時是名私召車司機,與妻子和女兒陳佳萍(35歲)住在事發單位里。他面對一項誤殺女兒的控狀,今早認罪。
據案情顯示,死者在2006年從大學畢業,但無法找到全職工作,只能當啃老族,靠家中兩老養她。

被告陳添財。(檔案照)
死者在2 0 1 2 年在地鐵站暈倒,送院後被診斷患有廣場恐懼症和「疑病症」。她不敢單獨出門,男友甚至還要搬來與被告一家同住。
死者要求多多,如果被告或妻子買錯食物,便會要求他們馬上去換。
她在2017年表明要跟男友買預購組屋,行為變本加厲,會向父母伸手要錢,包括要父母向弟弟索回5萬元(15萬2750令吉)學費。她還要父母把銀行和公積金戶頭的錢全轉到她名下。
被告覺得死者的行為逼到他和妻子走向自殺的邊緣,他忍無可忍,在事發當天先用鐵棍攻擊死者,待死者倒地後,用一塊布勒死她,之後報警自首。
被告自2018年11月20日還押至今,今早被判坐牢2年9個月,如果在服刑期間行為良好,刑期享有折扣,最早料明天就能出獄。(人名譯音)
據被告的心理報告評估, 被告案發時患有重度抑鬱症, 以至於判斷能力受阻, 導致死者死亡。
但被告並不是精神失常, 案發時他仍對自己的行動有意識, 他認為死者對他們施加的精神折磨, 是為了逼迫他們自殺。
心理醫生也指, 被告案發前也承受不少的看護壓力,加上重度抑鬱症,被告的罪責可被減輕。
控方指被告值得同情,他是一名寵愛死者的父親,也負責照顧死者的生活起居。
控方指出死者患有不少精神疾病,對被告一家造成巨大的壓力,要求法官判被告入獄3年。
辯護律師求情則說,被告案發當時看見死者先拿起刀,才選擇拿起鐵棍。
此外,死者早前曾用言語恐嚇被告,聲稱要拿叉來殺他,令被告感到害怕,懇求法官判被告入獄2年又9個月。

被告陳添財之前被控謀殺,後改控誤殺。(檔案照)
法官指這是一場悲劇,呼籲社會重視心理健康的議題,被告聞判流淚。
法官下判時指,被告是一名無私、疼愛女兒的父親,多年來照顧女兒,卻最終被逼到絕境犯案。
法官指出,這起案件提醒所有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患者應該及時尋求治療,以克服病情;也呼籲社會加強本地的心理健康服務及設施。
法官也指被告重犯機率不高,希望被告能放下這件事,判他入獄2年9個月。
被告透過視像系統聞判流淚,感謝法官、控方及律師,並表示:「願主保佑你們!」
據案情,被告案發當天早上接到死者電話,死者叫被告取消工作預約,開車送她回家,但之後被死者謾罵,指被告遲到,是個糟透的父親。
被告向死者道歉後,載死者到附近的商場吃午餐。期間死者繼續罵被告,還說想用叉子殺了被告。
到家後,被告看見女兒走進廚房後感覺不對勁,立即到兒子房間裡取了一支鐵棍防身。當他走進廚房後,看見死者握著一把刀,情急之下用鐵棍將死者擊倒在地,再用布勒死死者。
被告意識到死者沒有反應後鬆手,並兩度撥電報警自首。
警方到場後,發現死者躺在地上,頭部有一灘血,救護人員宣告死者死亡時間為下午4時17分。
女兒10無理行為
1.如果覺得屋子骯髒,死者便要父母打掃到她滿意為止。
2.如果父母買錯食物,死者便會要求他們馬上去換。
3.死者要買預售組屋,會責怪父母不夠疼愛她,沒有給她足夠的錢
4.要父母向死者弟弟拿回供他讀書的學費。
5.要父母跟親戚借錢,讓她買屋子。
6.修改受益人名單,還要拍照轉發給死者作證據。
7.用粗話辱罵父母
8.在家裡聞到煙味,會叫父母質問鄰居。
9.叫父母用紙皮扇走煙。
10.要父親多開私召車賺錢。
被告和妻子為了安撫死者而千依百順, 向死者道歉,跟她鞠躬,被告甚至當著死者面前掌摑妻子,讓死者消氣。
被告對死者是有求必應,時常會找時間帶死者外出克服焦慮問題。他還買了一輛二手車讓死者男友有空時帶死者出去。
死者弟弟在也將5萬元學費還給被告和妻子,被告把這筆錢交到死者手裡。他甚至還跟親戚借1萬元給死者買屋子。
死者知道不是母親公積金唯一受益人後而大發雷霆,母親只好順著死者的意,修改受益人名單。
即便如此,被告還是很關心死者。死者為了家裡的煙味而有壓力,被告在2018年10月22日帶死者到醫院求診。
死者當時被診斷患有焦慮症,但她選擇不吃藥,反而在出院後到女親戚家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