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連續16年蟬聯最宜居城市,低齡兒童留學首選地
最近,全球外派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發布了最新版的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
調查結果顯示,算上今年,這是新加坡連續第16年蟬聯全球最宜居城市。
ECA的城市排行榜評估對象包括全球超過490個地區,評估的主要考量標準包括:氣候、醫療服務、住房及公用事業、自然現象、隔離程度、社交網絡與娛樂設施、基礎建設、個人安全、政治環境,以及空氣品質等因素。
新加坡能持續蟬聯榜首的位置,得益於原有的「好基礎」。外派人士來到新加坡,需要考慮經濟大環境、基礎設施、學校教育和住房。恰好,在這些方面,新加坡都是名列前茅。
ECA International的亞洲總監Lee Quane對新加坡評價如下:
「由於非常嚴格的封鎖措施和日益嚴格的網際網路審查,新加坡的宜居性得分有所下降。意味著新加坡與第二和第三名城市之間的差距自去年以來已經縮小。但由於在國際學校教育、基礎設施和住房等其他領域的優異成績,新加坡仍位居榜首。」
就像ECA總監表述的那樣,新加坡擁有極為優質的教育資源,尤其是基礎教育。在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頒布的全球基礎教育排名中,新加坡排名世界第一,把歐美在內的教育強國通通甩在了身後。很多中國家長在給孩子選擇留學地的時候,新加坡也成為他們搜索最多的詞語。越來越多的小孩子紛紛來到新加坡接受教育。

相較於其他國家,很多中國家長給孩子選擇新加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獨特的教育體系,同時吸收了東西方文化的精華,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培養和發展。
雙語教學
新加坡承襲英國教育傳統,從幼兒園到中小學,都是全英文授課。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新加坡創造了自己的教育模式,「雙語教學」。

現在,雙語教育成為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基石之一。新加坡中小學都非常重視雙語教學,每個孩子都要修讀自己的母語,如華文、馬來文和淡米爾文。中國孩子需要修讀的母語課程就是華文。

在全球化越發明顯的的當下,掌握雙語有利於在「全球村的環境」中獲得更多機會。這也是中國家長最滿意新加坡教育體系的一點。在新加坡獨特教育體系的培養下,孩子的英文不僅會有很大的提升,中文也不會被遺忘,同時還擴寬了學生未來的發展路線。
因材施教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奉行「精英教育」,對人才篩選十分嚴格,也對人才的培養有非常完善的體系。其採取的「分流制度」根據學生的成績,將孩子分為不同的程度,學習難度不同的知識,以此來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說過,不是人人都適合讀大學,教育的意義是使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
新加坡的學生從小學畢業就面對分流,成績好的學生進入重點學校(IP直通車)和快捷班,成績一般的學生進入普通學術或工藝班。不一樣的班級擁有難度不一的課程,學生根據O考和N考的考試成績最終可以分流到新加坡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

在這種模式下,新加坡不停的給自己輸送人才,不僅有在學術和研究領域頂尖的精英人才,也有為新加坡建設出力的基礎型人才。而這也是新加坡教育體系中最突出的優點。
素質教育
新加坡素質教育的代表便是新加坡的政府中小學。新加坡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培養,學校以啟發和引導為主,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自我學習管理能力,語言溝通技巧,活動組織能力,社會認知和全球視野等等。
新加坡中小學生上的是半日制課程,在剩下的半天中,學校會安排豐富的課外活動(CCA)讓學生參加,比如藝術、體育、制服團體等,幾乎每所學校的課外活動都有幾十種之多,供學生選擇。

新加坡南洋小學的CCA
這些課外活動會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品質。在未來,他們都會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和有操守的人。
總而言之,新加坡無疑是很適合小留學生們去學習的國家。它注重中小學生的全方位培養和發展。並且,新加坡基礎教育體系成熟,還與國際接軌。相信有先進教育理念的家長們一定不想錯過新加坡這個最適合孩子發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