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馬路觀音堂佛祖廟在關閉了近兩個月後於昨日(11月22日)重新開放,清早一度有約50人排隊,觀音堂因此提早約10分鐘開放給信眾入內參拜。
昨早清晨約6時30分,天未亮,四馬路觀音堂就有約30人在外排隊,等待入內。約10分鐘後,排隊人龍增加到約50人。觀音堂原定早上7時開放,工作人員在約6時50分將柵欄移開,提早讓信眾入場。
配合本地的冠病穩定疫情階段,觀音堂在9月27日起關閉,暫停接待公眾。今天重新開放後,將繼續按照身份證號碼的單雙數控制人流量;身份證號碼尾數為單數的公眾只能在星期一、三和五入廟,雙數者則能在星期二、四、六入廟。觀音堂在星期天及公定假日不開放。
此外,觀音堂每天中午也會關閉半小時進行清洗。堂內目前也禁止求籤、跪拜及供奉鮮花和水果等貢品。
昨早的入場情況十分順暢,工作人員會在入口處先檢查公眾的證件號碼,並要求訪客使用合力追蹤應用或攜手防疫器進行SafeEntry登記。由於廟內人數限制在50人,到了早上約10時開始有比較多信徒到訪,廟外又排起了約20人的隊伍。
排在人龍第一位的毛野(32歲,餐飲經理)受訪時說,自己很久沒到廟裡參拜了,得知觀音堂今天重開非常開心,於是在清早6時就到廟外排隊。「我大概11點還要去上班,所以就提早來這裡排隊,一方面也是向神明表示我的誠意。」
據記者觀察,一些信眾自備了簽筒和筊杯,在觀音堂外的圍欄求籤,也有因身份證號碼尾數限制而無法入場的信眾,在外參拜。
不知觀音堂實施身份證尾號限制的公眾邱林和說,雖然早上被拒絕入內,但會再安排改天入廟參拜。
附近賣花香燭的攤販近兩個月未擺攤
觀音堂關閉近兩個月,在附近擺攤售賣鮮花與香燭等祭品的好些攤販也暫停營業。
其中一名攤販張太(64歲)表示,雖然今天恢復開檔,但不確定是否會有生意,所以不敢進太多貨。「觀音廟一天不開,我們就沒有生意做,就算我出來擺攤也沒有人來買。」
另一名攤販符麗妹(73歲)清早約6時就從碧山到觀音堂外開檔張羅生意。「觀音堂關閉的這段時間裡,我就去走走,做點運動。新年也要到了,我也開始大掃除整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