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美華,一個充滿活力的58歲女性,喜歡跳尊巴舞,仿佛永遠年輕。然而,她去年底的生活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腎衰竭的陰影籠罩了她的身體,不得不開始依賴洗腎機來維持生命。
如今,她靜靜等待著一顆合適的腎臟,希望能重獲健康...

(圖:來源自網絡)
"如果有人願意捐腎,那將是最好的禮物。但我知道機會渺茫,"
洪美華坦言,然而她沒有放棄,繼續堅定地等待著,希望在黑暗中找到一絲曙光。
新加坡衛生部的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500人因為器官衰竭或癌症等病症而需要進行器官移植。
然而,新加坡的器官捐贈率依然偏低,導致器官短缺的問題愈發嚴峻。在這個需要一顆溫暖的心來傳遞希望的時刻,不禁思考,如何能夠讓更多人加入器官捐贈的行列。
數據顯示,新加坡每百萬人口中就有超過500人被確診患有第五期腎病,這意味著需要洗腎和進行腎移植手術。然而,在2019年,新加坡的遺體和活體器官捐贈率每百萬人口中僅有16人,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如美國和英國,差距明顯。

(圖:來源自網絡)
專家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許多家人和親屬希望過世後的身體能夠完整,不願意捐贈器官。同時,潛在的活體器官捐贈者也擔心手術後的負面影響。
然而,專家提醒,活體捐贈的器官移植手術安全率高達99%,併發症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治療的。
「活體肝臟移植手術相對安全,超過99%的患者在手術後康復良好。而腎臟移植手術更加安全,雖然手術後可能會有併發症,但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治療的,而且這些併發症不會是永久性的。」

(圖:來源自網絡)
對於洪美華和許許多多等待器官的患者來說,等待是一種無比的折磨,但也是一份堅持和希望。
在這個需要更多關愛和支持的時刻,一起傳遞關愛,鼓勵更多人參與器官捐贈,為生命的延續貢獻一份溫暖和力量。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洪美華和無數等待中的人們都能夠重新擁有健康和快樂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