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務值班經理張瑞仁(右)認為,雖然登機手續變多,但重要是能夠重回機場前線工作。(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疫情期間第一次看到樟宜機場宛如「死城」般空無一人的場景,讓在機場前線工作10多年的張瑞仁有些不習慣。現在,客流量恢復許多,雖然他和團隊忙得不可開交,卻也累得很踏實。
乘客服務值班經理張瑞仁(34歲)接受《聯合早報》的訪問時透露,平時在第三搭客大廈(T3)工作,與其他值班經理負責管理25個服務櫃檯和數十個登機亭。除了確保櫃檯和登機亭的順利運作,他也會協助旅客解決行李超重、是否符合目的地邊境措施和簽證要求等問題。
張瑞仁指出,疫情期間看到旅客人數逐步減少,到最後寥寥無幾,讓他感到非常不習慣。「見慣了機場熙熙攘攘的場景,突然變成一座死城,我們也一度擔心會丟了工作。」
公司隨後調動人手,他改任負責職員和車輛進出的保安人員。張瑞仁因能夠保住飯碗而感到欣慰,卻也期待能儘快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
他在去年底如願回到前線客服工作,當時的客流量只恢復至疫前水平的30%。「航班基本上都沒坐滿人,旅客零零散散的,雖然還是很安靜,但能夠回到熟悉的環境,讓我非常雀躍。」
北美等市場需求大增 樟宜機場8月乘客量 恢復至疫前水平56%
如今,機場已幾乎恢復昔日的熱鬧場景,第二搭客大廈(T2)南側離境廳開始接待旅客後,張瑞仁也會過去幫忙,同時負責T2和T3的業務。
張瑞仁指出,雖然航空旅遊業已大致恢復,但各國和地區的限制變多了,辦理登機的手續更加複雜麻煩,他和團隊的工作量也因此增加。「這就是疫情後的新常態,雖然比之前更累,但這是個快樂的問題,我們也忙得很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