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聯合早報)
(新加坡訊) 在地鐵車廂內旁若無人吃東西、大聲播音樂、或給孩子換尿布,近日更有青年用車廂內的扶手拉環當健身器材做運動、拍視頻。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提醒,公共運輸是公眾共享資源,籲請乘客多為他人著想,遵守現行的乘搭規範,勿做出破壞公物的行為。
地鐵是民眾最常使用的公共運輸之一,但近年來,地鐵車廂內出現不少讓人覺得尷尬又不負責任的行為。根據網上流傳的視頻,有人曾在地鐵車廂的座位為孩子換尿布,也有人罔顧疫情,不戴口罩,還在車廂里抽菸喝飲料,更有一名喝醉的女子蹲在車廂內小解。
近日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三名青年乘搭東北線最後一趟列車時,把車廂當成健身房,利用扶手拉環健身,還拍下視頻上載到網際網路。這段視頻累計超過6萬次點擊。
視頻中,三名青年在行駛中的車廂內,雙手抓住車廂手環,引體向上,秀出整個身體懸空橫擺的本領其中一名青年無力支撐提前落地,另一名則直接抓住車廂上方的欄杆,將身體打平並多次進行引體向上。
輔導員:年輕人做另類嘗試博出位
陸交局針對這些行為回復《聯合早報》問詢時指出,地鐵列車等公共運輸工具是公眾共享的資源,籲請乘客多為他人著想,遵守現有的乘搭規範。比如,地鐵車廂內不允許吃東西及喝飲料,違例者可面對罰款。同樣,有損壞公物的行為,當局也會採取行動。
心理輔導員凌展輝受訪時指出,青少年與成年人在公共場所做出不當行為,背後的原因不盡相同。
他說,年輕人喜歡標新立異,會嘗試一些比較另類,會使自己「出位」的拍攝方式。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不少年輕人因為敢於在網上進行新嘗試,做出另類的舉動而成名,其他年輕人也會相繼模仿。年輕人熱衷於拍攝這類視頻,想傳遞歡樂氣氛,卻忽略了地鐵車廂是公共場所,應該顧及安全和其他人的感受。
至於成年人的行為,凌展輝認為他們只是為一時之便,並非故意違規,比如給孩子換尿布。「他們或許覺得,這些不當的行為很快就會結束,因此忽略了周遭其他人的感受。」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