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太平間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2018年12月09日   •   5萬次閱讀

萬事通說

每天在太平間接觸無數的生離死別,也讓這裡的員工有了些特殊的感悟。

說到醫院的太平間,你立馬會想到什麼?

陰森的房間,忽明忽暗的燈光,還有屋內冷凍讓人汗毛直立的室溫?是不是光想這個畫面,就感到毛骨悚然了?那你有沒有想像過每天在這些地方工作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今天萬事通就帶你看看那些在新加坡太平間工作的人。

乾淨整潔,燈光明亮,米色的主色調,讓整個房間看著不那麼冰冷。這是新加坡一家本地醫院的太平間。

兩邊米色的冰櫃大門裡,正擺放著醫院裡每天不幸去世者的遺體。

而每天負責管理這些遺體的人,正式眼前這位憨態可掬的老人Mohamed。

一見面,Mohamed第一句話就是:「沒想到吧~」他邊說邊換上自己的工作服,人們對太平間的看法是錯誤的,每天在這裡(太平間)就是這麼簡單、安靜。」

62歲的Mohamed是醫院太平間的主管,工作的這些年他在這裡接觸過成百上千具屍體。而他從事這份職業,也是出於巧合。

30年前,Mohamed在Singtel工作18年的他被辭退了。因為還有三個孩子需要養活,他急需一個穩定的工作。與會在1995年,他找到了現在的這個醫院,在這裡當了一名保安。

Mohamed運氣很好,3個月後,他被提拔為保安主管。一次偶然機會,並被告知在太平間有一個助理主管的空缺,他毫不猶豫地要求能轉去那裡。

一開始他的家人並不理解,並且有些迷信的問他,難道不會被那些不幹凈的東西纏上嗎?

Mohamed不置可否的一笑說:「沒事啦,不用擔心。」他告訴家人這是一項「高尚的工作」,儘管他不斷試著告訴妻子,他會從這段工作中體會到有意思的東西。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Mohamed起初還是有些害怕的。有時候在辦公室和太平間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會讓他不安。但是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還是適應了這裡,開始找到工作的樂趣。

如今他有一個九人團隊,包括太平間服務員,太平間登記官和醫務社工,他們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從醫院的各個部門接收約3,600具屍體。

但是工作也會有不高興的事。過去他在搬運逝者屍體的時候,經常無意間觸碰到屍體,這會引起家屬的反感。但Mohamed起初並不在意。結果,一次家屬的激烈反應和情緒失控,給他觸動非常的大,自此以後,Mohamed開始注意細節。他開始有了一種使命感,自己是死者離開人世前最後接觸的人。

「我們要尊重他們。尊重意味著將身體從床上轉移......非常小心和緩慢。當我推著推車時,我能感受到一種生命的莊重感。」Mohamed緩緩說著。

而且,並非所有人都有家人的陪伴。因為經常出現遺體無人認領的情況。

這些人大多是來自異國的旅客,客死新加坡後,往往聯繫不上他們的家人。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無人認領的屍體只能在醫院太平間放上一個月。之後就會被強制活化處理。

而這些遺體死後陪伴他們最久的人,就是Mohamed。

「一個逝去的人,不應該這麼孤獨的離開。」如果最後實在沒有人認領,他會主動為他們安排最後的儀式,將他們火化後,然後在新加坡的海上拋灑他們的骨灰。

「至少有人可以送他們最後一程,這有關人的尊嚴和尊重,」Mohamed補充道。

剛說完,Mohamed的同事找到了他。又有一具遺體送來了,需要處理。他二話不說就轉身走進了那個普通安靜的太平間。

*以上圖片來自CNA

通心粉們對於Mohamed在太平間工作的經歷有什麼想說的呢?快猛戳「寫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