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航運中心成功的秘訣
1月14日晚,新加坡海事基金會(SMF)新年酒會如期舉行。新加坡首位女性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負責人柯麗芬(Quah Ley Hoon),環球航運集團(BW Group)主席蘇包文剛 (Sohmen Pao)和新加坡交通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 (Dr Lam Pin Min)一同出席。
藍彬明部長發表主題講話並回顧了新加坡海運轉型路線圖(Sea Transport ITM)的實施情況並展望了新一年的海運發展。
航運界網第一時間約稿新加坡海運政策專家——新加坡國際航運中心(IMC)2030 諮詢委員會23位委員之一的Chua Chye Poh向大家解讀新加坡的海事發展藍圖。據了解,蘇包文剛是IMC 2030諮詢委員會的主席。
2017年9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組建的IMC 2030諮詢委員會正式向新加坡政府遞交IMC 2030戰略評估報告,在此基礎上,新加坡在2018年1月發布了海運轉型路線圖。

IMC 2030 諮詢委員會全體成員
下文為Chua Chye Poh的觀點:
很榮幸能接受航運界的邀請,來談一談我對新年寄語以及新加坡海事中心建設的看法。
前天(航運界註:14日)我參加了海事基金會的新年酒會。在那裡我遇到了許多老朋友,並聽取了藍彬明部長的講話。通過連通性社區共同體主題(Community through Connectivity),藍部長的講話很好地解釋了新加坡作為國際海事中心的成功。秘決在於「共同體」 (community) 這個詞。為什麼新加坡的很多海運政策,我們強調的是maritime community而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概念maritime industry呢?
Community through Connectivity的主題,很好地詮釋了新加坡作為國際海事中心取得成功一個重要秘訣,即共同體 (community) 這個詞。
為什麼新加坡的很多海運政策,強調的是maritime community,而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概念maritime industry呢?
新加坡是一個島國,一個城邦,也是一個社區,一個共同體,這裡的海運業也是如此。 「共同體」 (community) 和 「海運」 (shipping) 這兩個概念具有相同的核心價值:以人為本(humanity)。藍部長預計新的一年將有更多不確定因素,分享了他對新加坡海運界的看法「......to move in the same direction, is a unique strength we have」。我將藍部長的 「朝著同一方向」 理解為 「包容性增長」 (inclusive growth)。
包容性增長對於海運業轉型至關重要。因為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的海運業如果有發展差異或不平等,那將破壞整體行業的表現。在數字和數據化時代,發展差距不僅意味著貧困和不平衡的區域發展,同時也意味著數字化(digitalization)的不平等。數字化不平等也正是我們在起草IMC 2030報告過程中特別關注的問題,因為 「科技與創新」 被認為是新加坡海運業轉型的三個核心方向之一。根據Sea Transport ITM,新加坡海運轉型的三個核心分別是互聯互通,創新和人才。
經合組織 (OECD) 認為,數字化不平等不僅指獲取物理設備和網際網路的差異,而且也指利用信息通訊技術(ICT)所需的文化認知資源的欠缺。數字化不平等正是阻礙目前海事業創新轉型的關鍵問題,缺乏技術思維而導致海事在數字化方面繼續落後於其他行業。
同時,不同企業間創新能力的不均衡分布導致整個海運業界生產力與績效差距的不斷擴大。這將導致經合組織所謂的同一個產業內「雙重經濟」 (dual-economy) 的不良趨勢: 其中高端創新,技術先進和高生產率的大企業繼續高度發展;而傳統的低生產率企業繼續落後。
「雙重經濟」 正是現在海運業以及存在的問題。如今,大型的海事企業有能力利用巨大的研發資源,提高生產力並進一步向前發展。但是,占全球海運業主體的中小企業,仍然承擔不起高昂的研發成本或有效接觸並獲取新技術,主要仍依舊依靠人工和傳統繁雜的流程。
通過採用新技術提高效率,是我們認為海運公司可以應對經濟波動的有效措施。海運業是一個緊密聯繫的整體,任何一個環節的低效率都影響到整個海運鏈條。因此,包容性增長,讓所有海運參與者都有機會獲得科技進步的成果,尤其是中小企業能夠有效獲得數字化機會,不僅對我們希望看到的海運轉型而言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共同體」 這個概念植根於新加坡的公共政策制定,包括海運轉型規劃。在這次的新年酒會上,新加坡海事界的一個共識,就是2019年將會與2018年一樣充滿了不確定性。今年的主題是「Community through Connectivity」,含義就是,面對新技術和經濟形勢可能給海運業帶來的衝擊,對「maritime community」這一概念的認同,會給予新加坡海運業團結和希望,保持穩定的發展。
海運和貿易是聯繫的,新加坡也是「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我衷心的祝願中國海運業的朋友們,能在新年裡團結起來,找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