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坡島雖小,但是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怎麼也得一個多小時兩個小時!但是根據新加坡的交通規劃,到了2040年通行全島就只要45分鐘聽起來是不是很爽?
如果你住在文禮、兀蘭、榜鵝、巴西立,而上班正好在中部,那每天上下班那感覺就像是跋山涉水!每天光來迴路上就要兩個小時左右~如果你住在大東部去西部上班那就更爽了~

但是到了2040年(也就20多年以後吧……),你就再也不用長途跋涉了!屆時新加坡將打造「20分鐘市鎮、45分鐘城市」的願景,讓尖峰時段90%的「走、騎、搭」路程能在45分鐘內完成,並有90%新加坡人將能在20分鐘內往來最靠近的鄰里中心。

往來新加坡全島不同地方,時間不會超出45分鐘?!這是真的嗎?要怎樣才能實現呢?萬事通這就帶你一探究竟!
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
目前在新加坡交通尖峰時段,大家有71%的路程是通過「走、騎、搭」(Walk Cycle Ride)的方式完成,也就是靠步行、騎車和使用公共運輸出行。預計今年出爐的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落實後,到2040年這個比率將提升至90%。

圖片來自早報網
昨天(1月12日)。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針對2040年陸路交通發展總藍圖舉辦最後一場小組討論會,由交通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帶領的15人諮詢小組也總結出公眾對總藍圖的反饋,並分享部分建議。
諮詢小組成員指出,要達到「20分鐘市鎮、45分鐘城市」的願景,其中一個建議是重新設計道路,讓國人更願意選擇以「走、騎、搭」方式出行,例如建造更多巴士專用道和腳踏車道等公交優先交通廊道,讓出行更順暢。
根據陸交局早前舉辦的小組討論會和網絡問卷大家主要希望能縮短巴士車程,以及改善自行車基礎設施。因此,小組建議擴大現有的腳踏車網絡,確保騎士能有更安全及更具銜接性的路程。

除了縮短巴士車程和改善自行車基礎設施,新加坡的地鐵網絡也會繼續擴大(詳情點擊:新加坡開通東南亞第一條跨國地鐵線,經過你家門口嚒~)。雖然我們經常吐槽心焦的地鐵今天壞明天壞天天壞,但是我們無法否認在新加坡地鐵是最有效率的出行方式。所以在將來地鐵會繼續是新加坡公交系統的主幹。
高科技來助力
想要大幅度提高出行效率,高科技手段更是不能忘!現在你出門前會提前查好巴士時間嗎?
在將來,新加坡將會倡導採用科技來促進更直透的出行方式,例如將來新加坡當局可能和其他公司合作讓大家通過一個平台或APP,預訂不同的「走、騎、搭」出行方式以及費用,讓乘客使用公交時更方便參考多元的公交路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出行方案。

除了可能會推出好用的APP。在將來說不定新加坡還會推出可提供隨需而至服務的無人駕駛車輛,讓乘客有更多出行選擇,而且將來電子支付的普及也能讓大家享有更便捷及無縫的出行體驗。
當然除了改善交通,新加坡也將會改善現有土地用途,發展更多市中心之外的區域中心,讓工作和設施更靠近自己住的地方,縮短大家上班的路程距離。
相信在去年12月,新加坡的巴士和地鐵車資上漲之後,大家多少心裡有些不願意!但是其實新加坡當局也是實屬無奈,而且為了我們出行更便捷也是操碎了心,這麼想想,是不是覺得上漲的那點車資也不算什麼了?
通心粉們,你們對新加坡未來的交通規劃藍圖充滿期待嗎?快戳「寫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