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醫生原來這麼不值錢裝修工都能轉行成「神醫」

2018年05月13日   •   1萬次閱讀

醫生,在新加坡絕對是高薪的行當!

就是現在小坡的經濟不景氣,醫生仍然是絕對的金飯碗。

小圈兒說這話是有根據滴!

根據《2017年新加坡工資指南》,外科醫生以月薪中位數:1萬2500新元,排行第三,僅次於法律工作者的1萬7500新元和投資銀行專才的1萬9800新元。

除了外科醫生,整個醫療行業也在新加坡排在第5位,月薪大約在8000到15,000新元。

絕對的高薪!

所以,就有人轉行,做高薪了!

有一哥們在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受教育,之後進入裝修業,也一度與兄弟經營生意賣蝦,可以說和「醫」九桿子都打不著。

估計是趕腳做「醫」來錢太快,在親戚的引誘下,就學了一招被稱為「放血大法」的中醫絕技。

這「大法」很簡單,就是你哪裡疼就在你哪裡下針,把皮肉扎破後,再藉助火罐的吸里把血拔出來。

這種「大法」,在中醫上被稱為——放血療法

是以針刺某些穴位或體表小靜脈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療方法。

操作時,先行皮膚常規消毒,選用三棱針或粗毫針,速刺速出,針刺入一般不宜過深。常用於中暑、頭痛、咽喉腫痛、疔瘡、腰痛等。

據說,中醫的放血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

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

不過,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認為這是一種缺乏臨床研究的治療方法,放血療法基本已經退出歷史舞台。

但還有少量採用,如中醫或藏醫還存在採用放血療法的情況。

而這樣的療法,就被很多所謂的「傳人」和「名醫」利用了!

這哥們,就是打著這樣的幌子,開始了自己的「神醫之旅」。

一次,一妹紙感覺到腿部麻痹酸痛,她聽朋友說被告是一名「拔罐高手」,於是到了這哥們位於兀蘭通道第896C的組屋住家求醫。

她一周上門求醫兩次,每次求診時,被告會在她的腿部和背部施針,然後把罐子蓋在施針的位置,再為她抽取出「骯髒的血」。

本來一直無事,豈料一次治療後回家,妹紙開始發燒,右腿也腫痛,她隔天去診所求醫,之後就是入院接受檢查,結果醫生髮現她的右腿受細菌感染,最後只得接受動手術,最終右腿留下了難忘的疤痕。

最後,妹紙把「神醫」的診所告了,最後這位「神醫」,就是個裝修工轉行的赤腳醫生,無牌行醫。這種行為因牴觸中醫師法令而被判坐牢12周。

納悶了?新加坡在醫療上一直管束的是很嚴的,這種無牌行醫,還能如此橫行,看來以後小夥伴們要長點心,新加坡的醫療也不是那麼的安全。

而且這麼嚴重的醫療事故,最後就判了12周,也沒有看到嚴刑峻法的影子,看來新加坡對醫生的保護,還是很長心滴,包括這種赤腳醫生!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