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口老齡化,對老年人的關愛越來越受國人重視。國人首次把關懷老人視為現今社會的重要價值觀,顯示社會有正面改變。在職國人心態也逐漸轉變,意識到持續學習和持續進步日益重要。
兩大研究機構對2000名國人展開的2018年全國價值觀調查發現,國人把家庭、健康、關愛、快樂和同情心等視為重要的個人價值觀和行為。
最能反映現今社會的價值觀分別是怕輸、投訴、好競爭、教育機會以及關懷老年人。其中關懷老人以及第一次列為價值觀的投訴首次上榜。
至於最理想的社會,國人認為負擔得起的房屋、有效的醫療保健、能依賴的公共服務、愛護環境和尊重等是重要價值觀。
國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恩賜認為,國人對基本的需要不變,也視為重要,但一些負麵價值觀比如怕輸、怕死和投訴等則需要國人的互相扶持和團結才能克服。
在職場上,國人把家庭、責任感、健康、關愛和同情心等視為重要的個人價值觀。同情心首次上榜。
最能反映現今工作場所的價值觀分別是團隊、持續進步、持續學習、工作時間長、工作與家庭平衡等。持續進步和持續學習在2012年首次入榜,但2015年卻落榜,這次重新入榜,排位更高,反映了這兩個價值觀越來越受重視。
至於最理想的職場,國人認為,雇員受到肯定、持續學習、雇員健康、工作與家庭平衡和開放式溝通等是重要價值觀。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認為,政府積極推動終身學習,鼓勵員工不斷提升,獲得國人正面迴響。企業也正在轉型,並製造工作機會,為未來做好準備。
這是研究機構第三次展開這項研究調查,同過去兩次相比,大部分的價值觀維持不變。而國人越來越重視持續教育和關愛社會,這也反映了社會的演變和進步。
- CH8/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