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加坡的工藝教育學院,你第一反應是什麼?近年李顯龍總理進行國慶群眾大會演講的地方?

其實,這裡不僅僅是在群眾大會的時候露個臉,還有更關鍵的作用,那就是為新加坡培養職業技術型人才。
工藝教育學院(簡稱ITE),是新加坡公立的職業教育機構,由新加坡政府全資資助,為中學畢業生和繼續教育和工作人士提供就業培訓,有點像中國的職業高中的概念。

學院有工程、會計、企業管理、護理、醫藥、建築和法律等領域的專業課程,並提供實習培訓,為技術領域的工友和學生提供支持。
ITE是東南亞乃至世界上最龐大的職業技術院校之一。目前,新加坡的工藝教育學院有3個校區:工藝教育學院中區學院、 工藝教育學院東區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西區學院。

什麼學生讀工藝學院?
ITE的學生大多數是在政府中學時就讀慢班,考N水準的學生,還有一部分是考O水準的學生。直白一點來說,就是學術成績沒有很優異的同學。其中,有一部分考O水準的學生,因為英文成績不及格,而無法進入理工學院,所以來讀ITE。
ITE每年錄取新加坡應屆中學畢業生中的25%,平均入學人數約25 000人。

未來的出路是哪裡?
ITE授予的證書分為四個級別:國家技工資格證書(National ITE Certificate,Nitec)、國家高級技工資格證書(Higher Nitec)、國家特技技工資格證書(Master Nitec)和機械工藝技術工程文憑(Technical Engineering Diploma in Machine Technology,TED)。
讀完ITE,可以繼續去理工學院或是私立大學進修,或是直接進入工作。但工作一般都是技術層面的,薪水不會很高,起薪平均約為1900新幣。

所以,新加坡為什麼要開設這樣的職業高中課程?
眾所周知,新加坡一向奉行「精英教育」,從小學開始便不斷分流。上了中學後,會分快慢班,快班上4年,慢班上5年。許多慢班的學生可能在學業上成績不夠好,但是在動手能力、發散性思維上更有優勢,所以更適合做一些技術工作。

而且,實踐導向和技能本位是學院的課程理念。因此,在ITE,實踐性課程占總課時的70%,理論部分占 30%,而且學生在畢業前必須有至少3個月的實習期。其實這就相當於,ITE培養的是可以畢業了就可以直接進入工作的專業技術型人才,而不是綜合大學培養的學術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