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上星期引起網民公憤的象牙製品網店Ivory Lane,其實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所設的虛構網店。基金會希望藉此,指出我國野生動物法的不足之處。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全球每25分鐘就有一隻非洲象因象牙交易而死亡。儘管如此,由於法律的模糊性,在一些情況下,象牙交易在本地仍屬於合法行為。基金會為了指出法律的不足之處,特地設立虛構網店Ivory Lane,結果引發公憤。
根據基金會一份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本地只有8%的人了解象牙製品的相關法律,一半的人則認為我國已經禁止象牙製品交易。
根據我國律法,1990年以前進入市場的象牙屬於合法交易範圍。
這令一些非法貿易有機可乘。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因為新偷獵的象牙可以仿製成舊象牙,這條法律反而促進了全球非法象牙交易。
世界自然基金會展開本地象牙市場調查
世界自然基金會經過調查後發現,本地有超過40間店售賣象牙製品,這還不包括網絡平台上難以計算的商家。而他們都有一套利用法律漏洞走私象牙的方法。
於是就像本地的其他合法商家一樣,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了這家合法的象牙製品網店Ivory Lane藉助調查。
許多網民指出,無論象牙是否是在1990年之前獵取,商家都不應該推崇象牙商品。也有網民上載了多張大象遭偷獵之後,血淋淋的照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裁Elaine Tan表示:「國人對Ivory Lane的強烈反應,清楚顯示了國人對於非法野生動物貿易零容忍的態度。我們應該制定強而有力的法律,以解決本地象牙和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問題。」
公眾支持強化野生動物法並加強執法
世界自然基金會調查顯示,73%國人支持頒布象牙交易禁令,加強執法,或者施以更嚴厲的懲罰。80%國人認為應該對觸犯野生動物法者,處以監禁。
而為了打擊涉及野生動物的罪案,新加坡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了一項倡議,歡迎公眾在基金會官網 www.wwf.sg 匿名舉報可疑的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活動。這將促進執法機構依法關閉非法市場。
我國在全球貿易上的連通性,令其成為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主要過境國。自2000年以來,新加坡共破獲了13噸象牙。此外,全球至少14起大規模象牙緝獲事件,新加坡都與象牙貿易鏈路線有關。
新加坡作為世界最大的轉運港口之一,對於野生動物犯罪的最高刑罰在區域卻相對較低。而國際上對野生動物法的意識越來越強,尤其是象牙。在英美之後,中國、香港、台灣三地都在過去兩年內對此頒布了禁令。
- CH8/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