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網民親眼目睹一群鴿子,經一番掙扎後不再移動,被工作人員撿起放入塑料袋裡的撲殺情景,令她感到驚訝,也不禁嘆息為何人類不能與鴿子共存。義順市鎮理事會表示,當局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進行撲殺。
網民Suraiyah Abdulla在Facebook頁面上載一段長2分多鐘的視頻顯示,樓下一塊空地上,有一群鴿子在吃地上的食物,瞬間鴿子開始不斷地在掙扎,身體也慢慢地不再移動,逐一倒在地上。而在不遠處,站著約六位在觀察鴿子動靜的人員,當鴿子不再動彈時,其中兩名戴著口罩的人員拿著塑料袋,把鴿子一隻一隻撿起,放進袋裡。
Suraiyah Abdulla貼文表示,在那裡居住了38年,她自己不曾患過因鴿子糞便引起的呼氣系統疾病,鄰里都很乾凈,而幾位鄰居都表示鴿子沒有飛進家裡或襲擊居民。「我們為何不能共存?」
視頻引起網民熱議,有網民認為撲殺殘忍和不人道,也有網民認為有需要控制鴿子的數量。截至傍晚6點半,視頻有14萬個點擊率,被轉發2000多次。
38歲的Suraiyah Abdulla接受《8頻道新聞》訪問時說,事發在25日下午3點20分,地點是宏茂橋4道第155座組屋和第156座組屋之間,當時她在廚房洗衣服時看到有人站在樹蔭下,之後其中一人把「食物」扔到地上引鴿子來吃。
她說:「我有向他們喊:『你們在做什麼?』,但不到一分鐘就開始看到鴿子慢慢地死去,有的嘗試飛起,但飛起後又掉回地上。「
她說,上個月也曾看過類似情景,但沒有看到整個過程,只看到有戴著口罩的人員把鴿子撿起放進塑料袋裡,因此不確定當時是否在進行撲殺。
她說,她知道鴿子糞便會影響民眾健康,也明白需要加以控制,但目前並沒有爆發禽流感,也沒有數字顯示鴿子引發疫情,當局可以繼續教育民眾不要喂食鴿子等。
義順市鎮理事會發言人回復《8頻道新聞》詢問時表示,市鎮理事會知道在上述地點進行鴿子撲殺。本地很多地區受禽鳥問題影響,市鎮理事會在全島多處都採用過不同的解決方法,如喂避孕藥控制鴿子數量,或放置凝膠和噴霧等,但都不完全有效。
義順市鎮理事會說,居民也反映過鳥糞和其他問題,而這種反饋也不斷在增加,市鎮理事會已在協助居民改善居住環境。
義順市鎮理事會表示,撲殺鴿子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撲殺鴿子並不是控制鴿子數量的新方法,此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只能暫時舒緩問題。
發言人表示,義順市鎮理事會與其他機構將繼續研究其他方法,包括了解其他國家如何解決問題。由於季節性候鳥遷徙時會經過我國,讓問題更難解決。同時,市鎮理事會也會繼續教育民眾,但也需要民眾的積極參與才能成功。
根據全島數據,農糧局去年共接獲5500 起有關鴿子的投訴,相比2016年的4100起,增加了34%。農糧局也已經持續在教育民眾有關喂食鴿子的後果。根據動物和鳥類法令,喂食鴿子將被罰款500元。
《亞洲新聞台》早前報道,伊莉莎白諾維雅傳染病專科醫生Leong Hoe Nam表示,鳥類排泄物可造成肺部、血液和腦部感染,甚至是肺炎和真菌感染。
鳥類數量控制公司Mastermark 業務發展經理Gloria Ngoi也表示,持續接觸鴿子排泄物將導致呼吸道問題,而這些排泄物具有侵蝕性,落到牆上後,可以滲透進入漆料、洋灰,甚至是金屬。
- CH8/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