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張氏總會

2020年11月0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張氏總會

新加坡張氏總會大樓

延續歷史傳承,締造族群優勢

新加坡張氏總會成立至今已有80年之歷史。作為一個族群團體,這一段歷史標誌著一段歲月的流程,也負載了一段歲月的滄桑。

如果說,家是一個人的歸屬,那麼族就是所有家的整合。家與族,如藤連瓜,似水融乳,彼此連體同構,不可分割。因此族群作為一種社會的存在,它就不僅僅是代代相傳的血脈延伸,也包含著人世間班剝陸離的種種,更應該是生生不息的歷史剪影,傳遞著家族群體在薪火傳承中無以超脫的時代衝擊,以及社會影響。

我們需要延續歷史的傳承,而不單單只是文化的傳承。一部東南亞史,其實也是一部族群生存掙扎史。我們需要延續先賢那種為族群而奮。

張姓是中國民族大家庭的最主要成員。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張姓及其古老。其公認血緣親祖,是上古時代 「最偉大的帝王」 黃帝。揮發明弓,被封為監造弓矢的 「弓正」 官,賜姓為張。

張揮

張揮之後繁衍迅速,至漢已成巨族大姓,唐代列為十大 「國柱」之姓。明代覆蓋全國93%之國土,迄20世紀80年代末,張姓人口逾億,位居百姓之首。

張姓以武威見長,代有元帥,大將與強兵,是一軍武之姓。 張姓也是一個極富果敢和進取精神的家族。 張姓的列祖列宗們,扛著那面透著英武之氣的旗幟,數千年來,在華夏大地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故事。

同為張姓子裔,我們願與您共同緬懷先賢的豐功偉績,學習我們先賢那種極富果敢和進取的精神。團結宗親,攜手走向世界。

願與您分享此信念, 歡迎您上網瀏覽!也歡迎您與我們聯繫及提供看法與意見!斗的歷史。從這一意義來講,新加坡張氏總會的存在,不但為我們族群的團體提供一個載體!同時也在於尋找一種歷史的責任與效果。

老驛伏櫪,志在千里

步逾21世紀,回顧百年滄海桑田,張氏族人移居海外,雖無史料可查,相信何止百年歷史?遠史雖無史籍可考,近百年來張氏族人在新加坡的歷史,可透過張氏總會的成長歷史,略窺一、二。

根據總會現有史料的整理,遠在1930年,吾族先賢建金、 三品、 逸凡等宗親耆老已在本坡俗稱 "無尾港" 的地方組織小規模的祭奠祖先的活動,歷時多年。 隨著祭奠活動的逐年擴大,更多宗親的參與,逐決定於每年清明節,結合本地張氏後裔的力量,正式組織祭奠張氏歷代先賢的祭典,以求護佑本地的張氏後裔,亦藉此向各宗親、商號募款備辦牲禮、果品、冥金等。 一方面以示慎終追遠,另一方面通過這種籌募活動,也加強了宗親之間的聯繫與感情,為後來的組織工作創造了一定的先決條件。

發展至1937年,吾族先賢耆老瓊林、三品等感於祭奠活動的逐年擴大,實有組織社團的必要。 近者可以更好的管理及延續現有的祭奠活動、遠者則可團結族人之力量,謀求族人的福利。 逐於當年清明節祭奠大典春宴時,向眾人提出籌組正式團體的動議,旋即獲得進之、建金、天玉、淑源、逸凡、瑪登、德發、棋楠、文流、再來、天扶、文晃、集福等宗親的認同,一致議決進行籌備組織社團工作,決定於小坡 「啟信街」 由瓊州族親所創辦的 「張氏閱報室」 召開發起人大會。

是日參與會議之發起人分別為進之、再來、棋楠、家平、瓊琳、嗣雲、天玉、文晃、清炎、公推進之為臨時大會主席,主持會議,會議決暫定名為「張氏家族自治會」。 而在經費方面,先由文晃借出五百元當籌備費,復得雲卿、朝錦、開川、圭灘、順助、金榮、集福、喜順、竹圃、永安、和霜及成業等宗親的經濟贊助,籌備工作始得順利進行。後由天扶之介紹,暫借海南街 「益友互助社」 會所為臨時籌備秘書處,並於該處召開第2次籌備會議,「張氏家族自治會」 從此正式成立。 進之獲眾人推選擔任第1屆會長,任期1年,本會基礎逐告奠定。

相濡以沫,攜手同進

由於長期借用他人之地方始終不便。 當屆領導成員為求開展活動,吸引宗親參加,決定租用中國街29號2樓為會所,並改名為「馬來亞統屬張氏公會」,組織範圍擴大至馬來亞13州,同時積極招收馬來亞各州宗親為會員。

但組織結構的急速擴大,同時也為組織的管理帶來新的問題。馬來亞的會員若有喪事,本會派人前往弔唁與執紼,路途遙遠,殊為不便。於是決定縮小組織範圍,改名為「新加坡張氏公會」,此一名稱延用數年。後為符合本會不分省界、籍貫的宗旨,也為容納各個籍貫之張氏宗親和宗團,經執監委員會議決,再度改名為「張氏總會」延用至今。

1937年,執監理事會決定向海峽殖民地政府正式申請註冊,同年獲得社團法人之地位。成立之日恭請中華民國駐新加坡領事李仁先生揭幕,並設盛大宴會款待各界人士,一時冠蓋雲集,為況殊盛。

張氏總會成立之後,一時士氣高昂,秣馬厲兵,執監委員會眾理事咸認為,從長遠發展之計,應為後代子孫打下良好基礎,自置會所責無旁貸。當屆會長首捐千元,登高一呼, 眾親積極響應,歷時一個月既已籌得萬元。隨即購置大坡「乞納街」65號,整座三層樓之樓面「翠蘭亭」為本會永久會所。

從此本會即有足夠的空間開展各項活動,會員人數逐年增加,並延續原有的祭奠活動,加以發展為協助會員宗親處理喪事,正式成立張氏總會互助會,同時向政府申請註冊獲准,形成兩個不同的組織結構與功能。互助會執委的選舉與總會分開進行,有不同人選擔任各自的工作,更全面的照顧本地宗親的福利。

艱苦卓絕,復興會務

張進之

張進之,新加坡儒商,生前任茶陽會館總理,勵志社社長,並創辦啟發學校和回春畫社。新加坡淪陷後,參加地下組織抗日活動,積極為抗戰組織籌款,被捕後,堅貞不渝,病死獄中,時年50。

張三品

吾族先賢耆老三品宗賢,為本會發起人之一,曾擔任第8屆主席

1941年,當進之連任第5屆會長後,世界局勢風起雲湧,戰火紛起。日本軍在侵占中國東北後,揮軍南下,新馬局勢岌岌可危、人心惶惶,本會活動也相形停滯不前。

迄至1942年,日本軍正式侵占新加坡, 一切社團禁止活動,本會會務也就暫告停頓。 故於1942年即1943年間,本會第6屆及第7屆之理事名單只留下一片空白。 其間幸賴三品、建金、天玉、淑源、棋楠諸耆老,艱苦卓絕,忍辱負重全力保存空置的會所,其功至偉,應予褒揚。

1944年底,日本軍在世界的軍事行動面對盟軍的強烈反擊,節節敗退,已呈敗勢。 新加坡的日本駐軍相形減少,對華人社團的管制也就兼顧不暇!諸耆老深感復興會務適得其時,理應待時而動! 逐由三品召集建金、天玉、天扶、逸凡、淑源、其楠、燕水等耆老緊急密商,密謀復興會務,共推三品為新任會長,是為第8屆執監委員會。

三品接任會長期間,由於日本軍尚未正式投降,也就不敢大張旗鼓開展會務活動。至到1945年, 盟軍勝利捷報傳來,眾人再度濟集一堂, 策劃復興會務大計,決定在報章上刊登本會重新登記會員啟事。雖然吸引一部分會員重新登記,但仍未臻理想!

推陳出新,穩步發展

張淑源

淑源宗賢連任7屆會長,領導有方。

張漢三

漢三宗賢帶領張氏宗會走向社會,為我會塑造良好基礎。

張兩端

兩端宗賢

由於重新登記會員成果不佳,諸老感於會員人數相對戰前反而減少,決定改變作法,把全島劃分為12個分區,各區設有登記處,由區主任一名進駐,除登記失散之會員外,更積極開展招收新會員之活動, 歷時3個月會員已達7百多人。時值1945年尾,適逢三品是屆理事(第9屆)任期已滿,逐於年尾召開 「會員大會」,參於之會員人數為歷屆之冠,並且第一次選出產業信託人, 同時議決,會長及諸理事之任期改為兩年一任。 淑源眾望所歸,獲選為第10屆會長。這對於總會來說,可說是一個分水嶺,從此會務發展逐步走上正軌,不能不歸功於淑源宗長領導有方, 其從第10屆連任到第16屆(1946-1959年)共任7屆會長。

1960年,漢三獲選為本會第17屆會長。其延續上任的精神,在原有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各項會務活動,使本會的組織結構與功能更為鞏固。 同時亦凝集眾會員宗親的力量,開始一些福利活動,帶領總會走向社會,為本會的社會形象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從而也提高張氏總會的社會知名度。

漢三宗長從第17屆連任到第19屆(1960-1965年),共連任三屆會長。

德隆望重,顯赫一時

如果說張氏總會於進之、三品會長任期間是處於草創期,淑源、漢三會長任期間則是成長期。那麼,在接下來的兩位會長手中,張氏總會的發展絕對可說是已達頂峰之輝煌期。

1966年,一位德高望重的客幫領袖脫穎而出獲選為總會第20屆會長。此人在商界極具眾望, 他同時也擔任當時數大會館的會長,一生從事公益事業,造福社會. 他的就任,從此把張氏總會的社會的地位推向歷史的頂峰。這位傑出的領袖就是本會發起人之一 ---雲卿宗長的大公子張夢生。

張夢生在前人打下的基礎上,率領全體執監委員會成員, 大力開展會務活動。在其就任不到一年,他深感國家剛獨立不久,會館在建國的過程中,必須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 而教育則是百年樹人的大業。在他積極的推動下,總會於1967年正式設立會員子女中小學勤學獎勵金。在此活動下歷屆受惠的會員子女不計其數!

而更值得大書的是,正是在張夢生的英明領導下,也就是他第二次連任會長的那一年,做出籌建張氏總會大廈的決定(時稱張氏大會堂).

1968年在春祭宴會上,執監委員會既提出有關籌建大會堂之動議,並於同年之會員大會獲得通過。同年10月6日執監委員會會議一致通過成立籌建大會堂委員會,選出夢生、泗川、建金三人為召集人。克彩、紹英、明添、慶類、水荃、昌泉、允中、永祥、裕來、進發、澠水、國良、衍德、良材、金城、逸民、泰煌、少白、維瀛、春暖、慎初、洋磷、醒磷、孫滾、平遠、秀財、國平及祖澤,共31人為籌建委員會成員,共同負責策划進行籌建大會堂之工作.

至於建築大會堂之經費來源,則不能不歸功於克彩、建金、紹英及孫滾等宗親耆老之大力宣傳與四處奔波。當時紹英宗長以其一輛破舊的老爺車,載著克彩、建金、孫滾等跑遍全島,大聲疾呼,其功至偉,其行可敬。正是這種積極的獻身精神,才能完成建造大會堂的大業, 為張氏總會的歷史寫下沁人肺腑的一頁。這是張氏總會最寶貴的精神特質與資產,後人理應仿效!

1969年3月14日,經由克彩的提議,願意以原價讓出其所購買的芽籠29巷23號,面積共9千3百平方尺之地段建築大會堂。 夢生主持是次的執監委員聯席會議, 通過克彩之提議,隨即召集籌建委員會會議,議決聘請鄭及楊繪測公司負責策劃大會堂的五層樓宮殿式圖樣,並向有關部門提呈申請書。

1/2
下一頁
16歲兒沉迷「特殊按摩」花光積蓄 父母怒揭按摩院誘未成年
2025年04月27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12家銀行定存利率匯總!存這裡最划算!中國用戶能開這些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老字號潮州肉脞麵攤主欲退休 擬以60萬新元售秘方  
2025年04月27日   •   4萬次閱讀
凌晨玩「寶可夢」捉精靈 老婦遇匪5手機被搶
2025年04月2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3萬次閱讀
鄰居洗地10次半夜敲佛 七旬翁受不了要賣房
2025年04月27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知名馬拉松賽事驚現悲劇,一名45歲男子比賽中暈倒,搶救無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山人海 行動黨阿裕尼候選人:我們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行動黨華人新人秀淡米爾語 尚穆根贊:連印度人都震驚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員互毆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