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情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有多大,如果你租到了不如意的房子,然後就耗費了很長時間、很多心力去處理隨之而來的糟糕心情!
找房子、找室友
在心目中有了預算、房型、地理位置的定位後,同學們就可以著手找房子啦。如果想要和別人合租,也要去儘早聯繫。

在新加坡找房子有三種途徑:中介、第三方網站與APP、社交媒體。這三種途徑各有利弊。時間充裕的同學可以自己都探索一下,仔細尋找心目中的理想房源;想提高效率、不想花費太多時間找房子的同學就可以按照以下介紹按圖索驥。
中介
中介的優點是信息充足,有法律保障,缺點是可能因為業績壓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悠你,而且中介費也是一筆錢。建議同學們一定要找有執照的,

簽約繳費
當你看好房子、決定下手租住後,就需要通常都要先付相等於一個月租金的押金,和第一個月的租金。如果合同要求你支付的數額超過此限,就要留意了。

如果是通過房屋經紀人介紹的,那麼,在你訂房時,租期在一年內的(包括一年),房東與房客雙方各自應付給房屋經紀相等於半個月屋租的佣金。付押金後,即表示你心儀的房子到時就是屬於你的了。

但是,如果同學們沒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先付押金,因為,如果你反悔不來入住這裡的房子,那麼押金和經紀人的佣金都會由於你的失信而不會退回給你的,這筆款項就自動轉為「違約金」。

押金還可用作以下的用途:如果房客沒有提早足足一個月通知房東,給業主留足夠時間尋求新的租戶而搬離,房東有權沒收全部的押金。若租戶損壞了房屋設施而沒有及時作出合理的賠償,那麼,房東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房客的押金款項內扣除。
如果是和中介簽約,還有一些事項要注意:
一定要看到中介的名片;
一定要要求查看屋主的建屋局地契(Title Deed), 英文全名叫(Deeds of Assignment), 正本是由建屋局收的,屋主持的是複印件,但是上面有建屋局的印章,注意, 建屋局的印章不是複印的,有顏色的。要注意比對地契上的IC號碼和屋主IC號碼是一致的;
一定要檢查好合約,正規合約是中介公司的公司合約,大約5到8頁,不是那種只有一頁紙的那種只有你和房東的山寨合約;
要求屋主,中介還有自己在合約的簽名上按手印,而不只是簡單的簽名,因為他完全可以隨手劃一個他從來沒用過的簽名;
有可能的話最好和屋主在簽約前多溝通,加深了解;
拿到鑰匙入住之前千萬不能提前付房租,特別是提前付數月房租;
要求屋主的IC複印件;
確定屋主的手機是有效的;
要求屋主的座機電話號碼。

如果是直接與房東簽約,則也需要仔細看清楚合同里的條款。需要注意的地方通常有:
驗證產權,確保與你簽約的人是真正的屋主。你可以要求他出示雜費單據(新加坡政府組屋、公共或政府住宅業主)或產業所得稅單(私人產業業主);
正式租房合同中只會有房東Landload,租客tenant,而沒有所謂的甲方、乙方;
房租是否涵蓋wifi,水電費;如果不涵蓋,這些費用怎麼計算;
空調的使用是否有限制,有的房東只允許一天使用10小時空調;
是否可以煮東西,可小煮(light cook如水煮、微波爐,不能炒菜)or大煮(可炒菜);
是否可以帶朋友或親人回家;
賠償條款是否清楚、合理;
房東待人是否講理隨和。住在人家的房子裡,某些時候不可避免地可能還是要看人臉色行事。如果遇到比較挑剔、脾氣不好的房東,可能日子就不那麼好過啦;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同學們沒有完全理解協議的條款之前,不要簽署協議,也不用在任何壓力下簽署協議。不管是房屋代理還是房東都無權強迫你。一定要自己獨立地搞明白全部的內容(通過朋友、親戚或網絡多方驗證,而不只是聽房東解釋),和房東達成共識之後再做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