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富原來是黃氏兄弟,成功的秘訣!黃氏兄弟連續八年居首

2020年01月21日   •   3萬次閱讀

榜首財富94億美元從事房地產行業的黃志祥與黃志達兄弟(Robert & Philip Ng)的財富達94億美元,連續8年位居富豪榜榜首。

美國《福布斯》最新年度富豪榜上,號稱「新加坡地王」、 掌控房地產公司遠東機構和香港信和集團的黃志祥和黃志達兄弟,連續八年蟬聯新加坡首富,他們的身家為94億美元。

自第一代創始人黃廷芳於2010年去世後,家族企業就由黃氏兩兄弟分別執掌,在傳承方面曾一度引發外界的質疑。如今,黃廷方孫女、黃志祥的長女黃敏華等家族第三代成員,已被推到了台前,續寫著首富家族「富過三代」的傳奇故事。

一個下南洋賣醬油的如何成為新加坡首富?

「一帶一路」上,素有中國猶太人、東方猶太人之稱的海外莆商(福建莆田商人),是一支商界勁旅,有廣泛的國內和國際影響力。

作為閩商三大分支之一的莆商,其從商人數之多、商業資本之雄厚、經商範圍之廣泛、運營能力之強,一直都為世人所熟知、所矚目。其中,代表人物就有新加坡首富黃廷方家族、印尼力寶集團李文正家族、印尼紙漿大王陳江和家族等(香港首富李嘉誠、日本首富孫正義都曾自稱是「莆田系」後人)。

黃廷方,是「一帶一路」上來自中國的移民富豪,1929年7月出生於福建莆田江口鎮。4歲那年,因迫於生計隨大人背離故土,淒悽惶惶地從廈門乘船「下南洋」。

黃父早年經營糧油雜貨店生意,有十一個孩子,黃廷方為家中長子。上世紀40年代後期,黃廷方逐漸接管父親的雜貨店,經營醬油積累了一些財富。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

素有雄心壯志的黃廷方,發現雜貨店規模小,難酬其志。「有土斯有財」是華人根深蒂固的財富觀(美國哈佛大學長期實證研究發現,長期擁有房產是最好的理財鐵律之一),50年代開始,黃廷方就將日常積聚的貨幣資本,逐漸轉化為土地資本。

大舉進軍房地產,成了黃廷方事業的轉折點,短短几年間,一口氣買下烏節路大批地皮,後來相繼建起遠東購物中心、遠東商業中心、烏節商業中心等多幢商廈,被譽為「烏節地王」。

家風,傳承路上不滅的心燈

對於黃廷方家族的成功,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做事持之以恆,一旦看準的事,就大膽出擊。

一個企業的成功,更多的需要是專注、堅持;很重要的共通點,就是抓住時機。

1960年後,改行進入房地產業的黃廷方,遭遇了一次市場的「倒春寒」。當時的新加坡房地產慘澹,史稱「房地慘」, 許多開發商破產。在華登嶺一帶,下雨就淹水,房子賣不出去;別人唉聲嘆氣,黃廷方卻覺得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於是抓緊時機低價買下地皮建洋房,後來市場回暖,再以誘人價格出售,賺足了大大一桶金。

1985年後,新加坡的地產又經歷一次蕭條期,在業內充滿疑慮和不安時,數年之內,遠東機構天天刊登「徵購土地」的廣告,令很多人不解。事實證明,黃廷方是富有卓識遠見的,幾年之後,地價狂升,購進價與現時價相差數倍,尤其是建樓後再出售,獲利更豐厚。有人總結,黃廷方的經商之道,就是「快半拍商業法則」, 人棄我取。

2、勤勞、刻苦、樸實、節儉、低調。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

勤奮是所有成功者DNA,跟隨了黃廷方15年的秘書常說,黃老闆的口頭禪,就是「能者多勞」。受此影響,黃廷方的長子黃志祥也一再說:

如果一個人要保持在事業的巔峰上,那便不是個朝九晚五的遊戲,而是朝五晚九。

富貴之後的黃廷芳,很少主動與人打交道,辦公室採用的是暗玻璃牆,大門常閉。他交代公司職員,即使迎面相遇,也不要跟他打招呼或問好。

他曾接受一家媒體訪問,由於害怕更多的人認識自己,一看攝影記者在旁邊拍照,保鏢突然把相機搶過來,要求不得刊登照片,否則採取法律行動。

黃廷芳去世後至今,黃氏家族一直保持著神秘。黃志達與黃志祥遵從父囑,低調而謹慎,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尤其是創始人謹小慎微的風格,至今仍牢牢刻在家族企業遠東、信和身上。他們一貫的做法,就是企業內部人員不能透露任何關於黃氏家族的信息。

次子黃志達,受過美國教育,但他卻說,父親是非常嚴格的導師。在他年輕的時候,黃廷方常常教導他:

「嚴愛」( toughlove)的話,即使會使你傷心難過,還是必須點醒你,因為只有我才會那麼做。由於你高高在上,大家只會對你說奉承的話,「忠言逆耳」啊!

父親的言傳身教,讓他受益匪淺。在接管新加坡遠東機構的業務後,黃志達一直都儘量採取開明的領導方式,鼓勵下屬發表意見和看法,同時積極向他們溝通集團的發展願景和理念。

3、傳承早規劃,早布置交班大計。

晚年的黃廷方子孫滿堂,有兩個兒子,六個女兒。黃氏家族在傳承上,採用的還是當今海外華商企業中很流行的「子承父業」方式,但在分配過程中,並非簡單的「均分模式」,而是「分塊(地域板塊)不分家」。

長子黃志祥,1952年出生,從英國知名學府學成歸來後,22歲的他,就被父親帶著一起進軍香港市場。1975年的香港,英資集團和華資集團在地產市場上激烈角逐,為了買下香港九龍尖沙咀及中環地皮,他們與馬來西亞糖王大亨郭鶴年等強強聯手,合作競投。

香港一役,獲利頗豐,黃廷芳不久就把黃氏家族在香港的經營管理權,全權交給長子黃志祥,就是今天家族企業旗下的香港「信和系」版圖。90年代後,他又把黃氏家族在新加坡的經營管理權交給次子黃志達,也就是今天的遠東機構旗下產業板塊。

如今,香港信和和新加坡遠東機構,一直分別是黃志祥、黃志達接班,家族第三代也走上台前,管理著旗下各大產業。早在2007年,香港信和已換上黃志祥及長子黃永光搭檔的「父子兵」,另一位黃家第三代、長女黃敏華,早於2005年就升任信和集團總經理。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華商家族,均有戀祖愛鄉的故土情結,根深蒂固,始終不渝。如今,黃氏家族旗下企業,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進軍國內房地產市場,在深圳、廣州、廈門及上海等地,擁有眾多地產、酒店等開發項目。更多關於黃氏資料請搜索關注黃氏大家族。

家風,是傳承路上一盞不滅的心燈。在新加坡,遠東機構一直承襲著創始人的風格——「低調賺錢」,這也是黃廷芳給這個首富家族企業種下的基因。在新加坡,無論是商業區,還是寫字樓,你幾乎很難碰見過「遠東機構」的標誌,甚至直到現在也沒有上市,資金來源大多是自己的錢,以及很傳統地向銀行貸款。

直到2012年8月,遠東機構才嘗試推出了第一隻地產基金,將酒店業務分拆注入遠東酒店信託,以7億新元(約36億元人民幣)的募資規模在新加坡IPO。這一事件引起市場強烈關注,香港首富李嘉誠聞訊也「依樣畫葫蘆」, 隨後決定分拆旗下的一隻基金,以人民幣計價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方式在新加坡上市。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985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13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