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隆高鐵」告吹不建,並不是新加坡跟馬來西亞有關這個事情的最終局面。
現在,大家已經從一開始的震驚中回過神來,有幾個問題就越想越不對勁:
「憑什麼不建?」
「不建?你馬來西亞賠償金給多少啊?」
「這賠償金拿得回來麼?」

來源:propertyguru
對於這些質問取消原因跟賠償金的問題,一開始馬國官方還神神秘秘的,表示「鑒於合約,不能外泄」。
然鵝到前天,其中的內幕就被曝出來了。
咱們來看看這又是怎麼一波角逐。
新隆高鐵出現陰謀論?
內幕來了~
終止新隆高鐵協議的真正內幕,目測是新加坡先抖出來的。
最大的原因就出在一個列車資產管理公司(AssetsCo)上。

來源:海峽時報
在新馬一開始的高鐵協定中,列車資產管理公司就是建新隆高鐵的剛需,妥妥不能缺。
至少在新加坡眼中是這樣。
但馬來西亞不這麼看啊,人家現在不想要列車資產管理公司來摻一腳了。
前天新加坡交通部長王乙康在國會上就說:「馬來西亞提議取消列車資產管理公司是項目終止的關鍵。」

那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講真,未必。
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同時也是新隆高鐵的正經簽約人,最近已經變成高鐵事件的解說風評員。

來源:8視界
他說,馬來西亞其實也不會取消列車資產管理公司。
現任的馬國政府這麼做,是想要擠走新加坡,自己找承包商單幹。
被cue的現任馬國政府首相署部長,同時也掌管經濟事務的慕斯達法,在昨天王乙康部長曝光內幕後,不得已做出了回應:
「新隆高鐵的舊運作模式費用太高,而馬國要的運作模式是要讓馬國企業有機會參與這個項目。」

來源:馬新社 | 慕斯達法
這句話幾個意思呢?
不就是後悔跟新加坡簽訂的高鐵協定太貴?不就是想要擠走新加坡,再找馬國本國企業拿投資拿錢?
說白了,就是馬來西亞政府在哭窮!
此外也不排除一個可能。

來源:光華日報
就是簽下新隆高鐵的政府是跟現任馬國政府不是同一邊的,新隆高鐵萬一真的造福馬國,那麼名聲都是屬於政敵。
對於現任首相慕尤丁領導下的國盟政府,明顯沒好處。
......所以他們寧願賠錢賠名聲,也要出這麼一個下下策。
列車資產管理公司,是啥子 為什麼新加坡這麼重視列車資產管理公司?甚至能為了這個角色,跟馬來西亞分道揚鑣? 主要的原因有2個。
一個是有列車資產管理公司,新隆高鐵弄起來要比沒有更省心。

因為新馬兩國都沒有高鐵,也就欠缺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而列車資產管理公司(AssetsCo),包括負責新馬高鐵列車及鐵路設備的設計、建造、融資和維修等工作。
在新隆高鐵項目中,地位就相當於承包商。
而當初新馬雙方也同意通過公開和透明的方式招標,委任列車資產管理公司負責管理。

另一個原因是新加坡人的「求保心理」。
據王乙康部長的話講,列車資產管理公司是高鐵項目的核心,可以保證新馬利益。
還能減少接下來幾十年在高鐵修建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分歧跟糾紛。
按照這個邏輯,給新隆高鐵找一個列車資產管理公司,作用很大,相當於「上保」。

到時高鐵有個什麼損耗、問題甚至出事,就直接找列車資產管理公司。
但要是沒有列車資產管理公司的話,出現小糾紛,新加坡跟馬來西亞就得相互扯皮,到頭來也是耽誤工程。
所以在馬來西亞提議取消後,新加坡也不幹了。
不過新隆高鐵2次拖延,最終1次取消,實際上馬來西亞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雖然因為協議保密內容,具體的賠償金額不能公布,但馬來西亞「煎餅國」的名聲也確實越來越響~ (*煎餅:言而無信,一翻一個樣)
「中國基建」 幾乎遍布新加坡!
不僅新隆高鐵取消內幕不斷,這條高鐵的承包商人選,也陰謀論不斷。
從地位上看,新隆高鐵沒取消以前是目前東南亞投資最高的基建項目。
所以當初進入國際招投標程序後,中國、日本、韓國跟歐洲的各大企業都爭著來競標。

來源:nippon
當時的中央社報道傳出說新加坡更想要用日本的新幹線技術。但馬來西亞想選中國的。
就連這次高鐵取消不建,也有不知內情的吃瓜群眾錯以為拆夥關鍵在於到底要不要選擇中國基建。
其實,問題確實出在承包商人選。但卻不在中國身上。

中國基建有個綽號「基建狂魔」,絕不只是叫過癮。光是在新加坡搞過的基礎設施建設數量,就很驚人了!
很多都是我們不陌生的大型建築,比如中央醫院急救中心(SGH),諾維娜醫療中心等4個醫療中心。

來源:asianone
還有預計2025年完成的吉寶地鐵站( Keppel MRT Station)及隧道、榜鵝海岸延長線等6個基礎設施項目。
此外還有一波酒店、商場、學校等。
根據前天人民網發布的《中國建築服務新加坡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國建築在1992年就到新加坡成立了一個「中建南洋」。

在過去28年內,「中建南洋」除了上述的醫療中心等大型公共設施,還建了42698套組屋、29039套公寓!
據最終統計,新加坡每25套房子中,就有1套是中建南洋造的!

就連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前部長馬寶山都給出了高度評價:中國建築不愧是傑出的國際承包商,在新加坡的建築界那就是標杆!
其實不僅僅在新加坡是這個情況。
放眼東南亞的基建市場,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比如泰國,2019年底才跟中國簽訂了高鐵項目。

這個項目預計2024年可以通車,設計時速是每小時250公里。
此外,它也號稱是泰國東部的「經濟走廊」,串聯泰國三大主要機場,即曼谷廊曼機場、素萬那普機場和羅勇府烏塔堡機場。
中國主要負責高鐵建設、製造列車,幾乎包攬下一切需要專業技術的髒活累活。
現在已經有不少人預測,等到中泰高鐵亮相,估計又要讓全世界吃驚了~
中國基建到底有多牛?
想像一下,全世界最高的10座大橋,有8座是在中國。
高速公路里程、在建和在役公路橋樑隧道總規模、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這些都是中國第一。

而上述數字,還僅僅是「部分」而已。
僅這些部分,就讓中國坐實了「基建狂魔」的稱呼。但光靠這些,可能還不怎麼能體現中國基建的氣質。
想知道中國基建到底有多牛?這幾點一定得了解下 中國基建,「無可不建」!
在大山旮旯里舖路,已經算是簡單任務。

但有時候也會出現那種路修不了、車進不了的惡劣環境,比如四川大涼山彝族自治州,金沙江畔的西溪河峽谷里的一個村。
遠離縣城,看出去除了山還是山,海拔2000米高!這裡的人出門都是坐下面這種滑索

不過中國基建好像專業治不服,沒有車材料運不進來?沒事,世界現役運載能力最強、承重最大的直升機了解下

最後這個村子真的跟外頭通了路。

除了大山,中國的基建團隊有時候還會出現在懸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