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這家的情況
工作人員也覺得他們跟
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不同
只要丈夫全職工作
家庭經濟拮据
就會迎刃而解




截圖來源:CNA 亞洲新聞台
他們發現健康只是藉口
關鍵是他無法控制情緒
於是叫社工介入
丈夫開始接受心理輔導

截圖來源:CNA 亞洲新聞台
他們認為給予資助
並不是長久之計
讓他丈夫直面自己和家庭
重回社會,才是!
看到另一個孩子的出生
體會了妻子不易
最重要的是為了孩子
這位爸爸願意改變




截圖來源:CNA 亞洲新聞台
生活好轉的不只是
Family Quek

Uncle Chew沒辦法在倉庫工作
也決定退休了
他去見了居住區的議員
議員幫他寫信去衛生部
申請營業執照
然後,他收到了有關部門一封信
叫他去上課
學習怎麼經營
一間檔口,做小生意
6個月的免費課程,政府買單!
他還會拿到
5新幣/時的補貼金

截圖來源:CNA 亞洲新聞台
這位媽媽在職業諮詢後
得到了建議
她會繼續讀書學習後就業
她可以在職讀書
雖然薪水少一點
但是畢業後,她能賺更多錢
為了孩子她決定接受!

截圖來源:CNA 亞洲新聞台
這個家庭的媽媽
在家庭援助中心
申請到了補助
孩子去infant care才5新幣/月
這是她可以負擔的
孩子託管之後
她也找到了醫院的工作
家庭收入增加不少

截圖來源:CNA 亞洲新聞台
Don』t call us POOR
別叫我們窮人
其實,就是在鼓勵大家
在新加坡脫貧
有很多很多方式
在柬埔寨貧窮讓母親販賣孩子
在香港貧富鴻溝難以逾越
在日本拮据使道德標準崩壞
......
在新加坡,你卻不是
無法選擇!
薪水
新加坡收入情況
家庭月收入 9293新幣
平均月收入 2792新幣
*中位數

人力部還上調被歸類為
全職本地員工的最低薪金門檻
高達1200新幣
只要工作就能夠獲得
還不錯的收入

買房
在別的國家公屋
經常都被稱為」貧民窟「
新加坡組屋卻是這個畫風的:
組屋的周圍通常
有齊全的生活配套
小型超市,公交站等配套設施
還有幼兒園和診所等
調查統計數據顯示
新加坡91.6%的居民
對其住房整體表示滿意

盛港的四房式BTO期房
拿了買房津貼之後才
20多萬新幣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還有公積金帳戶
可以用來買房
和還每個月的房屋貸款
基本上沒有買房壓力

圖源:建屋局,相關閱讀:在全球第一貴的新加坡,房子到底有多便宜?(附全島23個區組屋價格)
符合條件的公民小兩口
就能領取 最高11萬新幣
公積金購屋津貼


這樣,也買不起房的話
還有給低收入家庭提供的
政府廉租房
補貼後月租底至
26新幣/月起

養娃
在新加坡生第一胎
符合條件的公民娃
最高可以拿到
1萬8新幣 的育兒補貼

在職父母可以
申報父母免稅折扣
抵消其稅收額度
工作媽媽也能拿到
幼兒園費補貼
女性16周產假
男性14天陪產假

在義務教育階段
公民學生的學費幾乎為零
小學:13新幣/月
中學:25新幣/月
大學前教育:33新幣/月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官網
其他補貼
各個年齡段各種職業的
符合條件新加坡公民
都可以獲得相應的
津貼和補助
比如,職業技能津貼
工作人士可以用來
學習語言和增強職業技能

圖源:聯合早報
根據房子大小
得到的消費稅補助如下

圖源:8頻道新聞
2019年是估稅年
公民還將獲得50%的
個人所得稅回扣
不超過200新幣

等等,還有很多補貼......

這樣還是食不果腹?
衣不蔽體?
還有最後的避風港
Social Service Office
24間分部遍布全島
在貧困人口居住的2km內
你定能找到一間


很多人來新加坡都說
這裡沒有乞丐
也很少看到homeless
但是,還是會有底層」螻蟻「
不養閒人的小島
不得不說,在這裡生活壓力很大
養老,也讓人生畏
。。。。。。

不過在這個島上
不管有沒有文化,只要工作
制度,就願意提供
適合你的方式去協助
至少對於那些願意
付出勞動的勤勞島民們來說
新加坡,並沒有那麼糟糕
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