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告稱:
金融行業的員工必須重新調整策略,才能保持競爭力!
根據新加坡昨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技術變革,金融行業的員工所做的許多重複性工作將變得過時,因此員工必須重新努力掌握新技能,才能跟上時代新發展。
報告發現,在121個職位中,約有100個職位——包括信貸和高級職員、基金會計師和產品經理,他們的工作有可能在3至5年內被自動化合併或通過數據分析而被取代。

該報告稱,員工需要認識到終身學習的必要性,並不斷尋求機會,以便始終掌握變化。TNP FILE PHOTO
報告還指出了每個角色應對技術帶來的變化所需要提升的技能。
例如,客戶關係經理現在根據銀行評估客戶信用風險的指導方針,準備全面的財務分析和定期的信用評估。
但機器學習最終可以分析來自不同來源的大量數據集,從而使銀行能夠更準確地建模信貸風險。
該報告稱,客戶關係經理必須培養橫向思維能力,以幫助他們理清頭緒,專注於大局。該報告是由新加坡銀行與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Banking and Finance)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委託撰寫的。

另一個例子是例如銀行的「數碼大使」(digital ambassador),他將承擔現在由出納員、客戶服務人員和關係經理完成的任務。
「數碼大使」的任務可能包括使用分析來預測客戶的需求,管理聊天機器人,與產品同事一起開發新業務。
報告指出,在紐約,對電腦工程師的強勁需求彌補了投資銀行交易員數量下降的影響,當時計算機化交易中斷了大約20年前的股票交易,並補充說:「不少工作職位將是完全由自動化取代,無需人為監督或干預。「
截至去年12月,新加坡金融服務業雇用了156,800人。

新加坡人力資源部長楊莉明(Josephine Teo)在昨日發布的報告中表示,金融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但她指出,工作角色的迅速變化也可能令人不安。楊莉明補充稱,這份報告的用處在於,員工可以尋找出他們在工作中需要提高的技能。
MAS董事總經理拉維·梅農(Ravi Menon)在發布會上表示:「這些年來,我們從事的許多工作並沒有消失,但由於技術的發展,我們在這些工作中所做的工作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報告稱,員工需要認識到終身學習的必要性,並不斷尋找機會,以便掌握數據分析和自動化帶來的變化。
它說,培訓機構、教育機構和金融機構應該共同努力,為員工提供有用的課程,同時政府應致力於推動採用共同的基本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