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在臉書被2新元肉粽的廣告吸引,結果卻痛失6000新元。(取自新明日報)
(新加坡訊)繼1元(新幣,下同)點心後,如今輪到2元肉粽!端午節將至,男子被2元肉粽的促銷吸引,豈料下載應用程式後,銀行戶頭損失6000元。
《新明日報》早前報道一名婦女網購1元點心,被誘下載惡意應用程式後輸入資料,銀行2萬多元被轉走。
這次有讀者墜入肉粽騙局,林先生(43歲)向《新明日報》申訴,6月12日晚上在臉書看到一則2元肉粽的廣告,便私訊商家想要訂購15個肉粽。
他指對方表示通過WhatsApp聯繫比較方便,後來對方發來一個下單的連結,他按照指示點開連結後,手機自動下載應用程式。
「我們全程是在WhatsApp通話,我一步步按照對方的指示,下載了應用程式後,設制帳號和密碼,再訂購肉粽,而且還有10元優惠,貨到付款,後來應用要求我輸入銀行戶頭資料。」

林先生的手機螢幕右邊出現藍色標誌,後來才得悉原來是手機已被人遠程操控。(取自新明日報)
當下他覺得輸入銀行資料有些不妥,就跟對方提出顧慮,對方讓他把訂單加入購物車裡,再填入住家地址和聯繫號碼亦可。
不料,隔日他卻發現WhatsApp的手機號碼被換掉了,也接到銀行通知說,凌晨時分有約6000元從他的戶頭被轉走。
「我同事在我面前通過WhatsApp打給我,可是我手機沒響,我打給同事,卻出現另一個號碼,但是頭像卻是一樣的。」
由於無法登錄網絡銀行(iBanking),林先生也向銀行查詢,才得知早前有人多次試圖登錄失敗,戶頭暫時被封鎖了,意識到墜入騙局,林先生馬上報警。
警方證實接獲報案,調查還在進行中。
男子沒有輸入任何銀行資料,即便手機被遠程操控,也不解騙子如何登錄他的銀行戶頭。
林先生說,在下載了應用程式後,就發現手機熒幕出現一個藍色標誌,後來才得知騙子有可能通過該應用程式遠程操控他的手機,並且複製他手機內的信息。
「我沒有在應用程式輸入登錄銀行應用的資料,手機裡頭也沒有存下任何密碼,平時都是手動輸入,我也不理解對方是怎麼駭入我的銀行戶頭把錢轉走。」
林先生最後在警員的協助下,才成功刪除該應用程式和藍色標誌,以及恢復原本的WhatsApp號碼。
不法分子讓受害者下載惡意軟體,再盜取信息,成為新趨勢。警方早前發文告提醒,公眾可以採取三步驟「ACT」保護自己,也防止更多人受害。
1)「A」代表「添加」(Add),即主動加設防詐騙應用ScamShield等安保措施;
2)「C」代表「檢查」(Check),即通過官方渠道去查證是否為詐騙,並只從官方的平台下載應用程式;
3)「T」代表「告訴」(Tell),即遇到騙案後要儘快通知當局,以防更多人受害。
一旦懷疑受到惡意軟體的感染,應立即將設備轉為「飛行模式」和進行防毒或反惡意軟體掃描,並立即卸載未知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