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26日,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新加坡2030年智慧財產權戰略(Singapore IP Strategy 2030),制定了未來十年的藍圖,旨在加強新加坡作為無形資產(IA)和智慧財產權(IP)的全球樞紐地位,並保持新加坡智慧財產權制度的領先地位。
2030年智慧財產權戰略的主要建議包括:
①鞏固新加坡作為IA/IP全球樞紐的地位;
②利用IA/IP吸引和發展創新型企業;
③在IA/IP領域培育良好的工作機會和有價值的技能。
據悉,新加坡政府將全力推進2030年新加坡智慧財產權戰略,使新加坡能夠抓住機遇並變得更加強大。該戰略將幫助企業更好地利用其無形資產和智慧財產權,並使新加坡能夠從不斷增長的無形資產中獲取價值,也將為新加坡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2013年已經訂下打造亞洲智慧財產權樞紐的目標
新加坡在2013年已經訂下目標於未來在智慧財產權的交易和管理、高素質的智慧財產權註冊以及化解智慧財產權糾紛三大方面扮演亞洲樞紐的角色。要達到這三個目標,新加坡將培育擁有區域網絡知識的專才,以及為鼓勵智慧財產權活動而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
為推廣新加坡作為交易和管理樞紐,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融資計劃,包括讓企業用智慧財產權當抵押品,而金融機構所面對的貸款風險部分將由政府承擔。這有助於鼓勵銀行承認智慧財產權為一種資產類別、發展新加坡金融機構在智慧財產權融資方面的能力以及讓擁有豐富智慧財產權的企業更容易用這類資產集資。
知識產權署下設的智慧財產權估價卓越中心與此領域的利益相關者一起不斷研究和更新估價系統的方法、培訓和鑑定估價專家的資格以及制定行內的最佳標準,以 「打造新加坡成為一個非常蓬勃的智慧財產權商場」。
新加坡這些年全盤推進智慧財產權融資
新加坡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企業積極主動地保護、管理其智慧財產權並實現商業化。為此,政府於2013年推出了《智慧財產權樞紐總體規劃》,確定了新加坡作為全球智慧財產權活動中心的定位。2017年,根據新加坡更為宏觀的經濟戰略,對《智慧財產權樞紐總體規劃》進行了修訂和更新。更新內容包括拓寬智慧財產權專業知識,加強智慧財產權商業化和融資,以及提高智慧財產權相關市場信息的透明度。
在《智慧財產權樞紐總體規劃》及其修訂版的基礎上,新加坡政府在2021年推出了《2030年新加坡智慧財產權戰略》(SIPS 2030)。該戰略專注於三大領域。首先,爭取加強新加坡作為全球智慧財產權活動和交易中心的地位;其次,以吸引和發展創新企業為目標;第三,努力發展智慧財產權方面的良好就業機會和技能。
新加坡的起點很高。該國擁有國際公認的世界一流智慧財產權生態系統,提供強健的法律和監管基礎設施,允許企業保護和管理其智慧財產權並實現商業化。其中包括符合國際標準的財務報告和評估框架。新加坡也是36,000多家初創企業和技術公司的所在地,其創新企業的數量繼續增加。此外,新加坡的智慧財產權生態系統由全面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提供商網絡組成,包括金融機構和私人貸款人、估價師、顧問和律師。相關政府機構和行業利益攸關方之間的公私夥伴關係繼續鞏固智慧財產權生態系統。
新加坡為擁有大量智慧財產權的企業提供豐富的融資選擇
在新加坡,擁有大量智慧財產權的公司主要通過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和政府撥款尋找資金。
新加坡的商業環境允許創新企業向天使投資人和風險投資公司爭取並獲得股權投資。2019年,風險投資金額超過134億新元(約合98億美元),同比增長36%。
雖然新加坡的智慧財產權債務融資相對而言仍處於初級階段,但在2014年,政府試行《智慧財產權融資計劃》(IPFS),負擔智慧財產權估值的成本,並與參與的金融機構分擔智慧財產權擔保貸款的潛在違約風險。試點工作有助於提高對利用智慧財產權作為擔保品籌集資金的認識。
其他由政府支持的擔保或資金,如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推出的企業融資方案-風險債務計劃(EFS-VDP),也在推動創新和無形資產驅動型企業發展。在這個計劃中,每名申請人可獲得800萬新元(約合580萬美元)的貸款。
智慧財產權融資如同一段旅程
儘管實施了這些措施,在智慧財產權融資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戰。智慧財產權融資如同一段旅程,新加坡將繼續與包括其國際合作夥伴在內的諸多利益攸關方合作,克服種種挑戰。
關鍵挑戰之一在於,金融機構為公司提供資金時對使用智慧財產權作為擔保品仍有顧慮。許多金融機構對使用智慧財產權作為擔保品比較陌生,自身缺乏智慧財產權估值能力。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新加坡政府和新加坡估價師及鑑定師協會(IVAS)計劃制定一套國際公認的標準化智慧財產權估值準則。該準則將幫助利益攸關方更好地理解智慧財產權的價值,並提高他們對智慧財產權估值方法的信任度。這將相應為創新驅動的企業帶來更多的智慧財產權融資活動。
金融機構還擔心,由於缺乏二級市場,智慧財產權往往被視為低流動性資產。而缺乏流動性的智慧財產權可能面臨價值波動以及困難時是否能脫手的問題,進一步加深人們的顧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30年新加坡智慧財產權戰略》將通過平台和關係網促進交易,增加企業實現智慧財產權商業化的機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智慧財產權資產的流動性及其對資本提供方的吸引力。
信息不對稱也是新加坡智慧財產權融資面臨的挑戰。通常情況下,關鍵智慧財產權信息不會在公司財務報告的過程中披露。這妨礙了對智慧財產權價值貢獻的正確評估,也妨礙了融資過程。這種情況的根源是新加坡企業在智慧財產權管理實踐方面的差距,這些企業對於管理保護智慧財產權資產並從中獲取價值的意識和能力均有不足。為此,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和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正在共同主持一個機構間委員會的工作,該委員會與行業工作組密切合作,共同開發智慧財產權披露框架,幫助企業更好地向資本提供方等利益攸關方宣傳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其宗旨是鼓勵開展更多的智慧財產權融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