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雨季到來,馬來西亞突發大水。
受災區域,包括西馬來西亞的北部、中部和東部地區。

車輛、房屋被淹,不少人流離失所。截止到昨天,已經有至少17人不幸罹難!

圖源:8視界
馬來西亞最大的貨運港口巴生港成為重災區,讓港口陷入癱瘓狀態,塞港現象加劇。

圖源:物流巴巴
很多人的住家已經變成一片澤國,數萬人被迫撤離家園,並被疏散到救援中心。

圖源:瓜媒體
不少外國媒體,將馬來西亞的這次洪水,稱作是「最嚴重的洪災」。

突如其來的洪災,也讓馬來西亞防疫工作面臨重大挑戰。
馬來西亞衛生部長凱里,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就預計洪水後馬來西亞的新冠病例將增加。

而對新加坡來說,馬來西亞的洪水也有著切身影響。在那裡多州開始淹水後,蔬菜和海鮮的產量都急劇減少中。
要知道,新加坡有64%的蔬菜進口來自馬來西亞。而海鮮進口也是逐年遞增。

2011-2020年新加坡食品局進口數據 一旦來自馬來西亞的產量受到影響,那麼,新加坡作為一個沒有太多本地供應、依靠外來供給的小國,必定會相當「脆弱」。

直至2020年新加坡一共有81間蔬菜農場,圖為林厝港的一間農場,圖源:8視界
《8視界》近日就採訪了巴西班讓商聯會,得知馬來西亞供應新加坡的,例如黃瓜、羊角豆、茄子,番茄以及小白菜等蔬菜,最近的供應量已經少了2到3成......

馬來西亞運送食品的卡車在過新加坡關卡,圖源:ChinaPress
另外,魚商總會也承認,從西馬來西亞東海岸的三個漁港,進口到裕廊漁港的蘇東(魷魚),小魚昆令和甘望魚等海產,也是受到了水災影響而無法運到新加坡。
新加坡目前有10%的魚類進口,都是來自上述幾個地區。
因為新加坡需求量大,受訪的商會表示,如果馬來西亞暴雨和洪水災害持續,那麼在未來的幾個星期內,本地的蔬菜可能會稍稍漲價,部分高達30%。

圖源:星洲日報
納尼?蔬菜價格又要漲了?本來新加坡今年的物價,就已經很高了......
上個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貿工部就聯合發布了文告,表示新加坡消費價格已經經歷連續10個月上升。
單單是10月,新加坡整體消費價格指數就同比上升了3.2%。

而且,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8月,像是肉類、海鮮、蔬菜價格,就已經比過去漲了有35%之多。
這個月初,從馬來西亞進口的蔬菜又經歷了一波漲價,番茄的漲幅更是高達50%。黃瓜和苦瓜價格也紛紛漲了兩成左右,讓很多人大喊吃不消。

圖源:8視界
更讓人憂慮的是,萬一馬來西亞繼續下大雨,那麼新加坡可能在短期內,將繼續面臨供應不足的困境。
好在新加坡供應比較多元化。雖然新加坡蔬菜、水果的最大進口國是馬來西亞,但是,來自中國和澳洲出品,也能暫時替代需求。
因此,NTUC FairPrice、昇菘超市和DFI零售集團,目前都表示新加坡的各類食物供應庫存還算充足。

新加坡食物來源地 不過,澳洲和中國離新加坡較遠,運輸路途和時間肯定比馬來西亞長,遠水解不了近渴。
或許只有當馬來西亞洪水持續一段時間,大家才能真正在逛超市時感到「肉痛」。
說起來,新加坡過渡依賴外來食品進口的問題,其實已經得到了新加坡當局的重視。2019年,新加坡食品局定下了「30·30願景」,期待到了2030年,新加坡本地出產的農產品能滿足國人營養需求的三成。

新加坡目前12個主要食品來源地 其中,有20%的來自蔬菜水果,另外10%則來自魚肉、雞蛋所含的蛋白質。
在這個計劃下,平時我們逛超市或者菜場,已經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新加坡本地生產的食品了。
蔬菜、菌類、水果、雞蛋、蝦、魚以及牛蛙,一應俱全。因為運輸路途和時間較短,這些食物,相對進口食物來說,更新鮮一些。

新加坡食品局介紹的部分本地生產食品,圖源:新加坡食品局臉書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2020年也曾表示,政府將大力支持並加快「30·30願景」的落實。
政府將通過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大學及公私營業者合作展開研究,以及在政策方面給予支持與優惠等措施,及早讓新加坡人擺脫對進口食物過度依賴的現狀。

新加坡近年來在大力研發新穎食物,圖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Michael Fam講席教授兼食品科技教育計劃主任陳維寧教授,圖源:時代財智
或許在不久的未來,即使馬來西亞,或是其他食品進口國遭遇到了自然災害,新加坡食品價格,也能維持在一個非常穩定的水準。
這在新加坡一個可耕地面積僅僅占了1%國土的國家內,相當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