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飽受樓上鄰居煮飯搗香料發出的「 砰砰」聲、拉扯家具的噪音長達12年,樓下居民入稟法庭發起民事訴訟,要求樓上單位全屋家具裝上塑膠塞消音。
涉事的是住在西海岸通道一座組屋的樓上下兩戶人家。
《新明日報》記者前晚走訪,樓下居民李美美(64歲, 譯音)受訪時說,自從樓上鄰居約17年前搬入後,便一直發出噪音,她飽受騷擾。

李美美親手製作麻袋軟墊送給樓上鄰居。(受訪者提供)
「除了拖拉家具的響聲,還有連續的敲擊聲和摩擦聲。我後來發現,那是對方煮菜時用杵臼、舂搗香料, 以及切菜等聲音。」
據透露,長期忍受噪音卻求助無門後, 李美美於2016年入稟鄰里糾紛仲裁庭,對鄰居發起訴訟。
法庭當年11月發出庭令,要求樓上鄰居遵守六點要求,包括一,不得製造過度噪音,無理影響樓下居民的生活;二,切菜、磨、錘東西時需使用至少五公分厚的麻袋墊著;三,為全屋家具套上塑膠塞,用壞了就得換新的;四,晚上10時至早上8時之間不得移動家具;五,不得在單位外的矮牆晾衣服;六,支付樓下居民申請庭令的備案費,以及在家中安裝分隔板的費用。
記者找到樓上鄰居傑斯敏時,她稱從前因為孩子年紀小,所以喜歡在家中跑動和拉扯家具,現在長大了已有所減少。

傑斯敏因違反禁令被判罰款1000元(約3000令吉)。(王英慧 攝影)
根據庭令,傑斯敏得向樓下鄰居支付共1833.15元(約5642令吉),包括333.15元(約1025令吉)的備案費用。
不過,她只支付了部分賠償。李美美2017年因此向仲裁庭「舉報」,傑斯敏於是再付了一部分的錢,但至今年1月20日仍欠下933.15元(約2872令吉),逾期約三年半未付清。
有鑒於此,傑斯敏涉觸犯鄰里糾紛解決法令被控上法庭。

傑斯敏已在椅子上裝上塑膠塞消音。
裝隔音設施
樓下居民得在家裝隔音設施,還送麻袋軟墊給樓上鄰居。
李美美告訴記者,為了解決噪音問題,親手製作了一個麻布袋軟墊送給樓上鄰居,好讓對方煮菜時舂搗香料能降低聲量,並也在家中安裝一些消音的設施。
根據法庭文件, 2016年發出的庭令要求傑斯敏承擔樓下單位安裝分隔板(partition)的1500元(約4618令吉)費用。
李美美也透露,此前不滿樓上在矮牆晾衣服,是因為垂下的衣物有時會遮擋她門前拜祭用的香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