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香港的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數量大約占全球的15%,這兩地吸引的財富主要源自亞洲。根據麥肯錫於9月9日發布的文章來看,從2023年到2030年,亞太地區的超高凈值(UHNW)和高凈值(HNW)家族將傳承大約5.8萬億美元的財富,其中超高凈值家族占總傳承財富的60%,為了順利傳承財富,許多家族成立了家辦。

圖源:FACEBOOK
自2020年以來,新加坡和香港的單一家辦數量已經增長了三倍,達到大約4000家。超高凈值個人指的是擁有超過5000萬美元金融資產的人,而高凈值個人的金融資產介於1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之間,家辦負責管理家族或個人的財務組合,涉及遺產規劃、投資、慈善和稅務等方面。
規避風險的亞洲」天然良港「
新加坡和香港為單一家辦提供了稅務優惠,並制定了明確的法規。麥肯錫認為,這兩地的吸引力還在於其成熟的金融生態系統,以及為符合特定條件的投資者提供的居留權。去年,香港和新加坡管理的離岸資產分別約為1.3萬億美元,僅次於瑞士的2.5萬億美元,這也突顯了它們在全球金融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
麥肯錫指出,隨著亞洲被視為繼歐洲和北美之後的第三個避風港,來自歐洲和北美的財富預計將增加。目前,亞太地區的超高凈值家族中,只有5%擁有單一家辦,而歐洲和北美的比例超過15%。
在亞太地區,財富傳承通常涉及第一代或第二代,而在歐洲和北美,代代相傳的富裕家族更為普遍。因此,亞洲的超高凈值人士更傾向於設立單一家辦,以更嚴格地控制財富。

圖源:FACEBOOK
在投資方面,亞洲富裕家族對另類投資的興趣日益增長,但其投資比例仍低於西方國家。亞洲家辦的投資中,大約30%投向另類資產,如上市前交易、初創公司投資、私人信貸和常青基金。
而在歐洲,這一比例約為50%。在亞洲運營單一家辦的成本通常比西方高,因為需要應對不同的監管框架並聘請專業人士。
在西方,單一家辦的年度運營成本通常占資產管理規模的1%至2%;在亞太地區,資產管理規模達到或超過1億美元的家辦,運營成本占比約為1%至3%。資產規模少於1億美元的家辦,這一比例可能增至4%至6%。
全球資本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參與者
家族理財辦公室(家辦)作為財富管理的頂級形態,位於金融產業鏈的頂峰,其全球競爭正日益加劇。家辦專注於為富裕家族提供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
從組織結構來看,家辦可分為內置型和獨立型兩種,內置型隸屬於家族企業,而獨立型則是第三方服務機構。
根據服務對象數量的不同,家辦又可分為單一家辦(SFO)和綜合家辦(MFO),SFO服務於單一家庭,而MFO則向多個家族成員提供支持。

圖源:FACEBOOK
家辦不僅幫助家族資產保值增值和隔離投資風險,還通過「1+N」系統性工具,為家族企業制定明確戰略方向,實現所有權的代際交接和傳承,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通過分離管理家族財富的所有權和受益權,家辦有效防止了家族核心資產的出售和分割風險,確保了家族財富的世代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