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去年更多人面對心理健康問題 30歲以下患者比率最高

調查:去年30歲以下年輕人 每四人就有一個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人口健康調查顯示,同疫情前相比,去年更多人面對心理健康問題。3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比率最高。更多人在面對情緒或心理問題時,傾向於跟朋友或家人傾訴,尋求專業援助的人比2021年低。
全國人口健康調查顯示,心理健康情況不佳的人從三年前的約13%,增加到去年的17%。尤其是18到29歲的年輕人。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是各個年齡層當中比率最高的。專家指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面對更複雜的環境。
臨床心理診所臨床心理學家周泳伶說:「他們成長過程的環境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怎麼樣地去承受壓力,可能也會受到影響。我們可以試著讓他們去碰釘子,我們可以做他們的戰友,在旁邊幫他們打氣,而不是試著去幫他們解決問題。」
去年面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國人當中, 八成願意向親友尋求幫助, 比率跟2020年相比微增。 不過這期間願意尋求專業協助的人 卻連續兩年下跌, 去年達到約56%。 專家認為一些人比較傾向同親友分享問題。
情感健康診所創始人兼心理治療師吳秋雲說:「朋友是一個非常容易獲取的支持系統。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支持網絡,那就真的很有幫助。但並不是所有的朋友都能提供幫助,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
專家指出最常見的問題是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主要面對學習、工作和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