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超繁華的市中心,人來人往的街道旁,發現自己被戴了綠帽子,哦不,是從頭綠到腳,是怎樣一種體驗?
很多人會說,那真是好慘一男的!

但是,在新加坡,你得說:
好「慘」一棟樓!
因為新加坡的許多樓,真的是從頭綠到腳:

新加坡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圖源:WOHA
從里綠到外:

星耀樟宜 JEWEL@Changi
綠色填充了每一處縫隙,這不是一棟樓,而是參天大樹吧!

新加坡綠洲酒店 圖源:WOHA
這些「被綠了」的樓,其實一點不慘,而是綠得特別堂堂正正,驕傲自豪,因為他們都是這個時代最受追捧的低耗能「綠色建築」。
最近,新加坡國家發展部表示,本地接近40%的建築總樓面已經綠化,當局希望在2030年達到80%建築物綠化的目標。
當然,綠色建築不一定都是綠色的。但在新加坡,外面掛滿植物有大量垂直綠化的,基本上都是綠色建築。

Tree House 圖源:CDL
新加坡之所以會對綠色建築近乎「痴迷」,尤其是垂直綠化,主要是因為在新加坡土地資源有限,更是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高的城市,沒足夠的地種樹,那就只能「見縫插樹」,一路往天上種啦~
而且,綠色建築對於可持續發展來說至關重要,這是能讓城市達到減少長期碳排放目標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 圖源:NUS
早在2005年,新加坡就開始大力推進綠色建築的發展,目前已有超1600個綠色建築。

海軍部綜合社區中心 圖源:WOHA
當然,綠色建築絕對不是種一堆樹就完事兒了,這背後有超多講究的。
住在樹里不會被雷劈?
新加坡最出名的綠色建築,就是新加坡皮克林賓樂雅酒店了。這座「花園酒店」擁有樓高四層的繁茂園林、瀑布和花牆,綠化面積達1.5 萬平方米,是酒店總占地面積的兩倍以上!

新加坡一到雨季,幾乎天天打雷閃電,植物導電性能又特別好,小時候麻麻告訴我們下雨不能在樹下躲雨,那現在直接住在樹叢中,豈不是分分鐘遭雷劈啊!
安啦!大樓都有避雷針,而且植被周圍都有防護措施,比如一些建築會在金屬託架內側安裝扁鋼條,並接地,形成隱蔽式避雷系統。

這家酒店是新加坡首家使用太陽能電池供電的零耗能酒店 圖源:ins網友@ryanmamba
而且,植物的「身高」都被嚴格控制的!這不僅是處於美觀的考量,萬一樹真的被雷劈中,掉下來砸了人那可是致命的。
風大的時候,樹如果長得太高大,很可能會連根帶屋頂被拔起,所以當植被長到一定的高度,都要派專業的人員來進行修剪。

不同高度的植物相對應的土壤厚度不同 圖源:growinggreenguide
市中心的「生命塔」
在建築上種植的植物還會影響周圍生態圈。比如,棲息在附近的鳥種類、花草樹木種類,都會受影響。
在鋼筋混凝土的高樓群中,外牆都被綠植包裹著的oasia hotel顯得異常突兀,它的綠化率達到1100%!它的中文名字也很應景,叫「綠洲酒店」,就是市中心的綠洲~

圖源:oasia hotel
綠洲酒店整體外觀都是用紅色的多孔鋁板搭建的,上面爬滿了21種綠色藤蔓植物。它所創造的生態系統成為了鳥類和小動物的天堂,有多達 21 種不同的生物在此居住,它因此也被稱作是「living tower」(生命塔)。

圖源:AGROB BUCHTAL GmbH
設計這棟樓的建築師Wong Mun Summ把生態的多樣性帶回了市中心,彌補了全是摩天大樓的疏離感。他說:「希望能親眼目睹松鼠爬上這棟27層的建築,或是白頭翁和太陽鳥棲息在頂樓游泳池旁的樹上。」

亮眼的色彩在周圍的建築群中獨樹一幟
「黑科技」灌溉系統
垂直綠化大片大片的花草樹木看著超美,但我等凡人也不禁問出這樣的問題:誰來給這些花花草草澆水呢?正確答案是:自我灌溉!

縝密的灌溉系和排水系統永遠是垂直綠化中的好搭檔,一旦儲蓄水的部分出現了泄漏,水就自動會流向排水部門。
同時,經過綠植「過濾」的新鮮空氣通過核心管道輸送進高樓,大大降低近了40層空調樓層的耗電速度。而且種樹不僅可以阻擋紫外線,還能抑制噪音,在喧鬧的CBD大樓中使用這個技術,再合適不過了。

圖源:Capitaland
在樓頂種蔬菜
不僅在市中心,本地新落成的海軍部綜合社區中心(Kampung Admiralty)也採用了「森林」建築的理念。

生活在森林中,還可以在房頂上種種菜、養養花。

當然,並不代表生活在這裡就與世隔絕,反而超方便!這裡有100個老年人公寓,一個兩層樓的專科門診醫療中心,兒童保育中心和900個座位的小販中心,還有商場、超市。

「透心綠」的機場
而且,新加坡的建築不光外面綠,裡面也一起綠,新加坡樟宜機場是全球首個、也是擁有最多主題花園的機場,擁有約200個品種的植物、超過20萬棵花草樹木,大部分都在室內!

樟宜機場T3航站樓內的綠植牆
新建的星耀樟宜,更是在室內造了一個雲霧森林,無比壯觀~

熱帶雨林度假村
新加坡目測是要在「綠色建築」這條道路上一頭走到「綠」的,全新的萬禮生態度假村,將在四年後開放,這是新加坡第一家超節能度假村酒店。

314間房間將以高腳屋的形式,與周圍的熱帶雨林融為一體。這些「樹屋」將建在已經被砍伐的樹木區域,不為了建屋而砍樹,這樣才能儘可能保留原始熱帶雨林的樣子。

新加坡的這些綠色建築通過生態和科技融合,正與全球變暖努力抗爭;也讓每一個生活在新加坡的人,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那麼,期待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建築「被綠」,翠綠翠綠的!
